|
就像球场上一场比赛的每一个位置的主力球员背后,都会有一个替补球员以备不时之需一样,企业也需要有一个替补总裁,以充当紧急情况下的接替者,完成公司管理经营过渡的平稳执行。
⊙本报记者 姚音
4月30日,证券业知情人士传来消息:涌金集团董事长魏东自杀。随后,由涌金系控制的两家上市公司国金证券和九芝堂当日均临时停牌。这是自2003年-2005年中国企业家接连出现非正常死亡事件后又一起企业家非正常死亡事件。
一切都来得那么突然,以至于没有任何人在“魏东自杀”前看出些许端倪。国金证券甚至在过去的一个月中还曾接连创出9个涨停板,并且在短短一个月时间,涨幅高达125.77%,被称为“4月第一牛股”。但随着魏东的意外离世,市场人士开始担心,国金证券在本轮反弹行情中的领头羊位置将就此夭折。
领军人物意外离世
企业遭遇“群龙无首”
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2007年11月17日摩托罗拉执行副总裁兼首席营销官哥弗雷·弗罗斯特在家中突然死亡。而此前,早在2004年,复旦复华前“掌门人”陈苏阳在“11·21”东航包头空难中意外辞世,也曾导致公司“群龙无首”:因为总经理职位的暂时空缺,管理权只能由高层集体勉强执掌。
无数事实说明,领军人物“真空期”是企业最动荡的时刻,原本平静的企业会充满变数:弥漫在公司内部的不安与猜疑,社会舆论的注视,竞争对手的突袭,股市的过敏性反应,等等。
“企业领导者的突然离世的确让接班人问题陷入被动,但我认为这不是紧迫与不紧迫的问题。一个真正的企业家,从创办企业的头一天就应该考虑到这个问题。一个企业,谈到对社会负责,最终需要做两件事:一是向政府纳税;另一个就是为社会培养人才。”已故的中国民营经济重要推动者华贻芳曾这样表述中国企业在接班人问题上的现实问题,“民营企业处理接班人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这个企业是否已经或正在努力成为一个现代企业,这个企业的领导者是否懂得现代企业的管理艺术。”
在当前这个变化纷繁的年代,企业“一把手”的一举一动,无疑对整个企业管理团队和运营格局牵一发而动全身。由此,企业家的个人风险很可能演变为企业一场大的风波。如何启动危机管理,谁将接过其手中的权杖,企业是否能持续稳定地发展?这些问题不仅凸现管理者的管理智慧,同时也将成为企业家应尽的一种财富责任。
继承者如何为继?
2003年-2005年,李海仓、王均瑶、陈逸飞的先后离开,拉开了中国企业接班人混乱的接班序幕。一方面企业需要“第二任”保证平稳发展,一方面要安排财产继承事宜。而回过头总结,这三起中国企业界标志性的突发继承案例之间,既有着惊人的相似性,更多地却体现出不同企业第二代对企业未来新的思考。
李海仓之子中断了在澳大利亚的学习,回到国内继承了海鑫钢铁,一夜间成为40亿元资产企业集团的掌门人,并逐步“清洗”了父亲留下的残余部将,开始向资本市场靠拢;王均瑶之弟王均金接任董事长,同时从跨国咨询公司毕博空降了黄辉、王忠等人,对企业业务进行集中改制,主攻航空、零售和地产,并且引入海外资本,使得均瑶品牌逐渐做大做强;而商业艺术家陈逸飞的离开却引来其子与遗孀旷日持久的股权之争……
为什么同样的遭遇,有的企业能够化险为夷,而有的企业却蒙受巨大损失;有的企业混乱不堪甚至业绩下滑,而有的企业却平稳过渡稳健前行?差距在于,企业是否能在这个最为动荡和脆弱的时刻,迅速做好继任者的安排。那些有继任计划的公司能够很快实现平稳过渡,而那些没有继任安排的公司往往是匆忙上阵、疲于应付。
正如《怎样保持家族企业健康发展》一书的作者兰德尔·卡洛克和约翰·沃德所指出的那样,所有的企业家族面临的挑战之一是,当家族成员正处于互惠互利的生命周期时,需要为管理权的交接制定计划。
杰克·韦尔奇曾说:“对领导能力最后的考验就是看企业能否获得持久的成功,而这需要不断地培养接班人才能完成。”无数的事实告诉人们,继任管理已经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管理工具,它正日益成为一个永续发展企业的必修课。就像球场上一场比赛的每一个位置的主力球员背后,都会有一个替补以备不时之需一样,企业也需要有一个替补总裁,以充当紧急情况下的接替者,完成公司管理经营过渡的平稳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