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金融业发展具有比较优势
刘明康认为,以资本、货币、外汇、商品期货、金融期货、黄金、产权交易、再保险市场等为主要内容的现代金融市场体系已在上海基本形成,交易规模也在日益扩大。银监会将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各项工作,给予一如既往的支持。
⊙本报记者 苗燕
“上海商业银行的信贷质量全国最好;上海的银行业机构种类、数量最多;国际化程度最高、吸引了全国外资银行的近6成……”这些因素使得上海成为银监会主席刘明康眼中“具备了一定基础和比较优势”的金融重镇。
在昨天举行的“2008陆家嘴论坛”上,刘明康指出,一个城市要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必须拥有与国际接轨的法制环境、开放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健全的金融基础设施和对国际金融人材的吸引力等要素。一个合格的国际金融中心,要具有一个较大范围的辐射力和对各个时区市场的连接力,能够敏捷、高效而又大批量地处理金融交易和小批量的特殊业务的需求。
刘明康认为,从目前全国的情况看来,上海的金融业发展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基础和比较优势。以资本、货币、外汇、商品期货、金融期货、黄金、产权交易、再保险市场等为主要内容的现代金融市场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交易规模也日益在扩大。而许多全国性金融机构的主要营运中心、交易中心、票据中心、离岸业务中心等也都纷纷在上海安家。统计显示,截至2007年底上海市主要中外资金融机构的数量已经达到了858家,上海金融业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占比也已经达到了2位数以上。
刘明康同时指出,上海应当继续推进完善市场化建设的进程,优化整个信用文化的建设、优化上海金融服务的软环境、进一步完善高等和专业的金融教育,使它能够具备新的国际水准,努力去吸引、培养和真正地留住金融业的人才。他还认为,国家有关部门应统筹考虑,尽快出台税收方面对金融业稳健运行、科学发展的配套支持。
刘明康最后表示,银监会将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各项工作,给予一如既往的支持。这种支持将是认真的而不是笼统的,深入的而不是表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