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大智慧封面
  • 2:股文观止·奇文共赏 疑义相析
  • 3:大智慧消息树
  • 4:大智慧机构股票池
  • 5:大智慧大鳄猎物
  • 6:大智慧基金
  • 7:个股点评
  • 8:个股点评
  •  
      2008 年 5 月 11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1版:大智慧封面
    下一版  
    pdf
     
     
      | 1版:大智慧封面
    后阶段行情仍可看好
    首席分析师·股市让黑嘴走开
    股指震荡 静待四月宏观数据
    博客风云榜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首席分析师·股市让黑嘴走开
    2008年05月1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一波三折难掩中级反弹本质

      从巴菲特欲购中国石油说起

      李志林(忠言)

      本周三和周五的大跌使许多人对红五月的期盼“熄了火”,“反弹已经到位”、“3278点缺口必补”、“3000点将再次面临考验”的悲观声音再起。笔者认为,这是对本轮中级反弹行情的力度缺乏认识所致。

      有关方面以政策组合拳救市的决心比人们所预期的要大得多,4月20日发布大小非减持新规,4月23日宣布降低印花税率,5月7日及时严厉查处大小非违规减持……

      市场核心矛盾的缓解支持中级反弹的有序拓展,关于通胀的压力,国家信息中心预测二季度CPI有望下降到7.5%,新的紧缩政策出台的可能性不大。关于大小非减持压力,4月份比3月份减少了38%,只有29亿元,仅占当月解禁总量的5.1%,且5至7月是今年解禁的低潮期。关于再融资的压力,近期鲜闻实施个案,中国平安的最新承诺,关上了其他上市公司再融资的大门。关于扩容的压力,管理层称红筹股回归无时间表。关于资金面压力,老基金持有现金充沛,新基金发行期延长,基民申购正在复苏中,新的基金继续在批准,融资融券试点正在积极准备,国家外汇局称,1.68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中有5%(即840亿美元,5880亿人民币)将进入股市债市。关于估值压力,据上证报统计,5月5日3761点时,平均市盈率仅28.32倍,若再涨20%,即4513点,也只有34倍;涨30%,即4889点,也只有36.8倍。此估值不仅比6124点时的70倍下降了一半,而且低于3000点时发行的新股紫金矿业的40.69倍,完全具有投资价值。关于反弹的高度,以弱势反弹0.382计,应到达4187点;以中级反弹0.5计,应到达4557点;以强势反弹0.618计,可到达4927点。目前3600点的上升空间是显而易见的。

      中级反弹的力度不在于指数,主要体现在个股上。因为市场主流热点已由大盘蓝筹股转为题材股,主要是基金吸取了去年恶炒大盘蓝筹股导致指数泡沫、大盘暴跌50%以上、今年首季基金出现巨亏的教训,并参照美股和H股只有十几倍市盈率的大盘股的估值标准,终于改变了战略和策略,即放弃对大盘权重股(尤其是银行、保险、地产、有色金属、石化股)的抄底,反而继续减持,致使指数上行缓慢,一波三折。

      与此同时,通过打压指数,果断换进符合市场主题的二线蓝筹股和中盘题材股,导致题材股大面积上涨和明显的赚钱效应,使基金净值快速上升。近期指数上涨了20%,大盘蓝筹股仍在下跌,而大批题材个股上涨了50%。即使如此,5月5日3761点时,沪深股市平均市盈率也只有28.32倍,即便再涨20%至4513点,市盈率也只有34倍,为6124点时的一半。沪深股市终于展示出大盘蓝筹股20倍市盈率托底、平均市盈率30多倍、指数走慢牛而高成长个股走快牛的崭新格局。这不是投机,而是与国际成熟股市的真正接轨。“指弱股强”应成为我们评判中级反弹的新视角。

      (本文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企业与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博士)

      从巴菲特欲购中国石油说起

      桂浩明

      去年中国石油A股发行之前,传出了巴菲特大手笔卖出中国石油H股的消息,等中国石油A股上市时,巴菲特已经清仓中国石油了,虽然他的举动并没有影响中国石油以超高价开盘,但不久之后,随着中国石油股价的不断下跌,人们不由得佩服巴菲特的老谋深算。最近这位被誉为“股神”的国际投资大师又表示,准备在价格合适的时候购买中国石油股票。

      巴菲特会不会真的买中国石油,会以什么样的价格买,购买的理由是什么,这些现在都还是未知数。但这启发我们,对中国石油是否也应重新认识呢?长期以来,中国石油被称为是亚洲最赚钱的公司,但近半年来,它在市场上得到的评价却一直是“卖出”。为什么?原因在于它所遇到的特殊的市场环境。众所周知,今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不断上涨,目前已突破每桶120美元大关。按理,作为一个拥有上亿吨原油产量的企业,这个时候应该是赚得盆满钵满了。其实不然,按我国规定,原油价格超过每桶40美元后,将对石油开采企业征收累进制的“特别收益金”,这样看来,油价上涨对于中国石油来说就没有太多的好处。问题还在于,为了控制物价指数,对成品油价格实行严格的价格管制,半年多来,国际原油价格上涨了70%以上,但我国的成品油价格只上涨了10%。这样,中国石油炼油越多,亏损越严重。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看淡中国石油的前景是有道理的。

      但换个角度来思考一下,这种状况会不会长期持续下去呢?不可能。原因很简单,在生产越多亏损越大的情况下,没有企业会有积极性,经常出现的“油荒”现象就是价格扭曲的产物,如果石油企业的政策性亏损依旧的话,很难想象会不会出现更严重的供求失衡问题。怎么办?在这种情况下,出路只能是国家出面,以各种形式对石油企业进行补贴。现在,进口原油的增值税已实行先征后返,这将改善石油企业炼进口油的成本。提高开采石油的特别收益金起征点甚至干脆取消以及对成品油生产厂商进行补贴等方面的建议也不断见诸报端,从公平税赋、平衡收益的角度而言,这些建议都是有道理的,以国家现在的财力而言,也是能够承受的。进一步说,对石油企业进行补贴,既能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也为今后的价格改革留出了时间。如果这样做,中国石油的效益就能改观,评级机构也不会再一味地给出什么卖出的评级了。

      不知道巴菲特现在想买中国石油的理由是什么,但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那些因承担社会职能而承受政策性亏损的企业(如石化、电力等)现在都面临着国家通过转移支付来予以补贴的可能,这不但是还企业一个公平,同时也是为了协调各行各业的发展,避免因价格失衡而导致结构失衡。本来,人们是按照中国石油业绩将大幅下滑的预期来对它进行估值的,现在看来还要引进政府补贴的概念。有鉴于此,中国石油这样的石化企业以及包括五大电力集团在内的电力企业都可能需要重新估值,其股票的上涨空间也会因此打开。对于投资者来说,买入这些超跌且有望享受政策利好的股票的时机也许正在慢慢成熟。

      (本文作者为申银万国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盲目做空已不合时宜

      周贵银

      只要居民收入仍然呈现长期增长的态势,进入股市的资金就应该源源不断,所以,从较长的周期看,中国股市仍然是牛市。我们现在面临的是短期制约因素,最大的问题是大小非,最长远的问题是经济的增长模式。

      对于短期,管理层的态度很明确:希望股市稳定。和谐股市也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目前政策信号十分明确的情况下,再盲目地做空已经显得不合时宜。

      本周三的大跌和再融资的传闻以及三家公司违规减持有关,之后的震荡与宏观经济数据有关。再融资和违规减持问题是管理层能够调控的,高通胀问题或许复杂些,所以,当前如果又要顾及经济问题,又要顾及股市,的确很难。但我们看到了一些好的信号,那就是管理层希望股市稳定的决心,如证监会立案稽查首例大小非违规减持;开开实业一股东违规减持1.55%,上证所对其账户限制交易三个月;上证所正研究措施,重审违规股东上市公司董事任职资格,建议冻结资金账户、限期回购超减股份、违规收益上缴上市公司;又批2只偏股型基金。这些对投资者信心的恢复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在谨慎乐观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制约反弹高度的一些不利因素。国际油价突破120美元大关,导致对经济前景担忧加剧的美国股市大幅下跌了1.5 至2 个百分点,为近一个月的最大跌幅。如果说国际粮价上涨对国内的影响仅仅限于心理预期上,接连攀升的油价正在严重扰乱中国经济的秩序。5月6日纽约原油价格达到121美元,再创新高。我国4月份CPI有望小幅回落,这本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投资者对通胀的担忧,但原油价格居高不下的态势,却使得通胀阴影仍然无法散去。

      大小非的减持始终是困扰市场的严峻问题,如果市场反弹到相应的高度,大小非们可能又会产生减持的冲动,投资者对此要保持警觉,对有较大解禁规模的股票应暂时回避。

      从估值看,目前沪深300指数的2008年动态市盈率为21倍,考虑到其成分股2008年和2009年业绩有望分别增长28.5%和20.9%,目前市场的估值水平尚属合理的水平。从这个角度而言,投资者不必对市场持悲观态度,如果所关注的股票受宏观调控或外需放缓的影响甚小且成长性良好,价格也没有高估,逢低吸纳依然是可取的操作策略。

      (本文作者为上海智博方略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闯红灯后怎么办

      文兴

      “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转让指导意见”公布后,市场舆论普遍认为这是个救市的举措,是倾向于多方的,消息公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股市却高开低走,直到降低印花税消息公布后,人们方认定这是利多消息并出现一轮反弹行情。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看。首先,“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转让指导意见”不能视作股市即将跌破3000点时的应景之举,应是早在5000点甚至6000点时就在研究的一项市场平衡措施,但这种极为内部的研讨很难做到密不透风,人们不就在印花税降低消息出台之前就发现股市的异常波动吗?可以想象,当知道正在研究“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转让指导意见”时,那些手中握有大小非股份的企业或人会怎么想呢?利益至上的考虑造成6000点指数的腰斩。

      这次下跌的原因固然有很多,大小非解禁股的夺门而逃无论如何也算得上是一个主要的原因,如果统计一下6000点频频减持的大小非的数量,无疑会使人大吃一惊。至于何为因何为果,朋友们可以继续探讨。

      再者,股改时在支付对价之后,非流通股股东的股份届时就能在股市流通,现在对其进行了一些限制,大股东们就认命了吗?请看下列事实:

      上海证券交易所在4月29日的日常监控中发现,宏达股份两个持有解除限售存量股份的股东账户,在当日通过竞价交易系统分别减持了751.36万股和696.23万股,占宏达股份总股本比例分别达到1.46%和1.35%。上证所随后发布公告,对宏达股份大小非的超额违规减持行为予以公开谴责。与此同时,上证所决定限制两公司账户从2008年4月30日至5月28日对宏达股份的卖出交易。

      证监会有关人员此前曾表示,对于上述事件“绝对不会止于交易所的谴责,不能纵容这种乱卖行为。”对于类似的违规行为,证监会将会出台比较具体的惩罚措施,切实对这一行为起到惩戒作用。但惩戒作用如何呢?继宏达股份两股东、冠福家用一股东之后,沪市又曝出了两市第三例大小非违规减持。

      5月8日获悉,上海证券交易所在日常监控中发现“开开实业”一个持有解除限售存量股份的股东账户4月21日至5月7日期间通过竞价交易系统累计减持了377.69万股,占“开开实业”总股本比例1.55%,违反了“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转让指导意见”的相关规定。

      据报道,上证所对该违规减持行为进行公开谴责,对该大小非股东账户进行限制交易处罚,限制该账户在三个月内不得买卖在上证所挂牌交易的所有证券并记入诚信档案。此外,对于该大小非股东的交易行为,上证所已提请证监会继续查处。

      看来红灯是有了,但一样有闯红灯的。闯了红灯被抓,开了罚单依旧不服如何办呢?行政复议还是法院上诉?看来会没完没了。

      (本文作者为著名市场人士)

      从“大众情人”被抛弃说起

      王利敏

      股市中有些股票是投资大众都喜欢的,人们把这类股票称为“大众情人”。本周有一则报道说,有一只曾经是基金群体集万般宠爱于一身的股票一季度成了基金争相抛售的对象,它就是中国平安。

      曾经的“大众情人”面临如此遭遇,究竟是抛弃者的无情还是被抛弃者的悲哀?作为一种股市现象,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委也许对众多目前依然是“大众情人”的公司有些帮助。

      据统计,到去年年底,基金共持有中国平安流通股的59.32%,到今年一季度末仅剩4.61%,昔日的“大众情人”如今已成孤家寡人。与此同时,该股股价也从106元最低跌到48元。从原因看,主要还是天量再融资方案让基金群体夺路而逃。

      说来让人纳闷:天量再融资方案不是获得股东大会的高票通过吗?既然以基金为主要对象的股东大会很赞成这个方案,为何“台上握手,台下踢脚”呢?几位基金朋友私下透露,由于中国平安是它们基金公司的大客户,如果在会上投反对票,一是面子上过不去,二是怕失去这个大客户。所以出现了“高票通过”这一幕。

      据了解,投资者对中国平安最难以接受的是该公司对投资者的态度有点“牛气冲天”。第一、那么大规模的募资,公司居然事先不与包括基金在内的投资者打招呼,大有“突然袭击”的味道。作为一家公众公司如此漠视投资者,实在不多;第二、公司天量融资方案公布后,先后游说各家基金,据透露,这种表决前的游说与其说是向基金打招呼,不如说是一种要挟,最终终于酿成基金群体股东大会“高票通过”、会后割肉出逃的闹剧;第三、自融资方案公布至今,始终以商业机密为由不肯透露天量募资的用途。作为一家公众公司向股东天量筹资,居然不说明巨资的流向。且不说这种态度实在太牛,任何一个明白人都不会盲目顺从。

      自天量再融资方案推出后,大盘大幅暴跌,其实,受伤的不仅仅是投资大众,中国平安本身的公众形象也受到了巨大的伤害,一旦股市下跌,投资者少不了要把平安骂一通。中国平安管理层的天价年薪成了众矢之的,有人甚至为过高的交强险费用打起了官司,公司的股价更是一落千丈。

      中国平安近日公告称:半年内不提出再融资申请。我们在欢迎公司态度转变的同时,也为公司先前的不慎重感到惋惜。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倘若公司在推出方案前多多与机构商量;倘若公司管理层心中多一点股东利益;倘若公司多一点大局观念,少一点本位主义,公司的形象不会变得那么糟,股价不会跌得那么惨。

      记得十几年前,股市初期的“老八股”公司之一真空电子曾经很受投资者的青睐,后来仅仅因股价大跌时该公司董事长说了一句“股价下跌与公司不搭界”,随后该公司股票便成了冷门股。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只是代价太大了些……

      (本文作者为知名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