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特别报道
  • 3:焦点
  • 5:特别报道
  • 6:焦点
  • 7:财经新闻
  • 8:广告
  • A1:公司封面
  • A2:上市公司
  • A3:公司调查
  • A4:产业·公司
  • A5:观点评论
  • A6:上证研究院·经济学人
  • A7:上证研究院
  • A8:广告
  • A9:信息大全
  • A10:信息大全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B1:理财股经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股民学校
  • B5:维权在线
  • B6:财富人生
  • B7:专栏
  • B8:书评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基金一周
  • C3:基金·封面文章
  • C4:基金·基金投资
  • C5:基金·基金投资
  • C6:基金·投资基金
  • C7:基金·投资基金
  • C8:基金·投资者教育
  • C9:基金·投资者教育
  • C10:基金·私募
  • C11:基金·海外
  • C12:基金·数据
  • C13:基金·数据
  • C14:基金·互动
  • C15:基金·研究
  • C16:基金·对话
  •  
      2008 年 5 月 12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3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3版:焦点
    朱玉辰:股指期货既不是天使也不是魔鬼
    业界热议资本市场
    如何实现新跨越
    权证以外的杠杆投资 牛熊证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业界热议资本市场如何实现新跨越
    2008年05月12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杨晶 周翀
      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主任方星海
      ⊙本报记者 杨晶 周翀

      

      过去几年资本市场经历了快速发展,去年中国股市的发展更是令世界瞩目。现今中国资本市场面临新的跨越式发展机遇。如何将开放的资本市场规模做得更大?国内IPO发行方式和定价制度该怎样进一步实现市场化?市场产品数量和结构如何进一步丰富、发展?机构投资者队伍如何继续壮大?围绕诸如此类的话题,在上周六的陆家嘴论坛上,业界展开了热烈讨论。

      

      资本市场驶入快速发展阶段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总裁朱云来在论坛上表示,最近几年,中国资本市场驶入快速发展的阶段。资本市场如何以更大的规模、更高的效率为经济发展服务,也提上了很重要的议事日程。

      中国银河金融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朱利表示,资本市场需要稳定发展。我们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加快或者尽快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需要资本市场发挥很重要的作用。同时中国股市本身在转轨,要实现变革、完成转轨,也需要资本市场保持稳定。

      业界人士对今后资本市场的发展提出了七大主要目标:第一,我国资本市场规模可以做得更大,也一定要做得更大;第二,资本市场产品数量还是太少,交易方式太单调,还应更丰富。未来,包括股指期货等衍生品都要推出;第三,人民币债券市场应该有更大的发展;第四,IPO的发行方式和定价制度还不够市场化,今后应该要更进一步市场化;第五,机构投资者的数量、水平还要进一步提高;第六,商品期货市场还可以有更大的发展,并且在国际上取得更大影响力;第七,资本市场应该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

      深圳证券交易所总经理宋丽萍认为,全球的交易所都看好中国的中小企业上市资源。随着全球证券市场出现调整、动荡,国内资本市场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应该抓住机遇,为面临跨越式发展的中小企业进入资本市场提供机会。第一东方投资集团主席诸力立则认为,要加快中外合资企业在中国内地市场上市,同时加快实施红筹股回归等措施。

      

      将市场化定价落实到底

      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主任方星海认为,今后应该更进一步实现在定价方式和定价制度上的市场化。国外IPO发行价格是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发行价水平,目前国内IPO的发行价格仍有待进一步市场化。他认为,如果不采取市场化的发行方式,机构投资者在市场上的优势就很难体现出来。

      宋丽萍在讨论中认为,这个问题追根究底,是坚持市场化改革的程度问题。目前国内的定价结果是不合理,要寻找发行体制改革和壮大机构投资者队伍的突破口,这是一个系统工程。理论上,发行人应该有选择投资者的权利,价格也应该由主承销商来确定,确认有认购意向的人下定单,同时参考二级市场的价格,而目前的实际与这些要求还有差距。机构投资者结构一定要进行调整,在IPO公司的风险定价能力、风险理解能力、筛选能力等方面都还有提升空间。

      朱云来则认为,由市场定价是基本原则,在询价制度中,由于出价没有约束,询价机制并没有真正发挥作用。目前的询价体系,机构的出价往往和最后的市场价格没有关系,这正是因为缺少了出价后进行约束的重要环节,国外经验是机构出价后就应该承担结果,出价太低就应被排除在投资机会之外。另一方面,朱云来还认为,监管机构不应该关心价格,应该关心程序是否正确,是否有违规、违反法律的地方,让市场有机会真正学习、管理和提高定价能力。

      

      债券市场应有更大发展

      为丰富我国资本市场的产品类型,除了股指期货等衍生品应推出外,人民币债券市场应进一步发展,成为多位业界人士的共识。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吴冲锋在讨论中认为,债券市场是目前资本市场的一个短板,应该快速发展。参考全球金融市场的情况,在整个金融市场里交易规模最大的是债券衍生品,而目前国内这方面还是零,这也将是资本市场进一步发展的机会。

      朱云来认为,资本市场要进一步发挥有效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还需要有不同的产品适合于不同的需要。目前债券市场体系还不够顺畅,发行批准的机制分设在三个甚至更多的部门分管,评级方面也没有市场的基础信息体系和严肃的评级体系,这些因素都影响了债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也是今后发展资本市场需要改进的地方。

      

      机构投资者队伍要进一步壮大

      上海证券交易所总经理张育军表示,国外股票市场发展中的一个基本特征,是机构投资者主导。过去国内市场实际上是一个散户市场,伴随着股改的推进,市场由原来的有限流通逐步过渡到全流通,个人投资者主导的市场特征的缺陷也比较明显。

      宋丽萍认为,目前市场投资者结构仍有一定问题。比如100万元以下的中小投资者占投资的主力,持股期限比较短,换手率比较高。从过去三年来看,交易成倍增长,交易成本也很高。这样的投资者结构,限制了市场的风险承受能力。方星海也认为,机构投资者无论是数量还是水平,都可以进一步提高。

      朱云来认为,在比较健全的资本市场体系中,良好的机构投资者是最主要的三大要素之一。这些年来,我国机构投资者特别是基金管理公司发展很快,但这还仅仅是一个开始,还需要继续发展。

      上海期货交易所总经理杨迈军也感慨,目前参与国内期货市场的机构投资者还太少,商品期货中大概只有10000-20000个机构投资者参与。金融机构的参与目前还没有得到完全准许,商业银行参与黄金期货也还没有开始交易,正在积极准备中。

      张育军还认为,将大小非减持引进大宗交易平台,发展合格投资人,长远来看也有助于实现个人投资向机构投资市场的转变。对一些经常参与的大宗交易商赋予一级交易商概念,使他们既作为市场供应方也同时是市场需求方存在,在市场上扮演重要的角色、发挥更大的作用。目前具有交易权限的证券公司、基金公司、部分保险公司、已成为交易所会员或特别会员的部分投资者,已是市场的合格投资者。今后还将发展保险公司、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机构、养老机构、投资机构等,鼓励更多投资人申请成为合格的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