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特别报道
  • 4:特别报道
  • 5:特别报道
  • 6:焦点
  • 7:观点评论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7:期货
  • A8:专栏
  • B1:公司封面
  • B2:上市公司
  • B3:中小企业板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上证研究院·行业风向标
  • B8:上证商学院
  • C1:理财封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地产投资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2008 年 5 月 14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8版:上证商学院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8版:上证商学院
    早中期创投基金新模式: 星巢创投的“七个一工程”
    网状区域合作
    有利于中、亚经济未来
    ■商学院链接
    ■管理点睛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网状区域合作有利于中、亚经济未来
    2008年05月14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Rafael Pampillon
      ⊙Rafael Pampillon

      

      中国,亚洲的巨人。高速发展的中国大陆,仿佛是一块磁铁源源不断地吸引着境外投资。

      中国经济的崛起是21世纪全球最为引人注目的事件之一。经济蓬勃发展的背后,以下因素不可忽视:一是中国拥有13.5亿的强大人口优势,二是中国居民的高额存款率。随着其对外开放步伐加大,可以想象,未来中国居民所具备的消费潜力必将极大地改变世界经济地图。

      众所周知,过去30年中国经济以平均每年GDP超过10%的速度增长。2007年GDP的增长速度达到11.4%,基本符合年初12%的预期——当时这个数据也是在预防经济过热的相关政策出台之后作出的预测。这个由中国国家统计局对外宣布的数据表明,中国这位亚洲巨人正在其第5个五年计划继续向着保持两位数增长的目标迈进,仅仅一步之遥于当今世界第三大经济强国德国。

      目前,全球日益增长的食物需求、气候变化,以及将农作物转化为生产生物燃料的压力进一步促使了世界范围内食品价格的上涨,中国也不例外。一些基本食物,比如猪肉,鸡蛋和食用油价格的上涨,已经促使中国的食品价格创造了历年市场价格的新高。我们知道食品价格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根据最新公布的数据,中国的通胀率已经达到8.5%。

      为了给过热的经济降温,中国正在尝试提升银行利率的方法,主要做法有让中央银行给银行系统打分,以及提升银行储备的基尼基数。就目前看来,这是一个致力于控制钱币和信用形势的温和举措。

      中国经济在其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后进一步得到了长足发展。与此同时,这种高速增长的态势也使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韩国等邻国一度视中国为潜在威胁。对于这些邻国来说,如果中国过去30年的经济发展已使其成为国际市场上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那么,入世后的中国,以及随之而来的贸易和关税堡垒的解构,则使中国吸引了更多境外投资,这就意味着这些邻国们将失去或许原本应该属于他们的境外投资。

      事实是,尽管进入中国的外资大幅增长,之后的形势却并非如这些邻国们原本的想象。2004年,中国替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三大出口国,仅仅次于美国和德国。2007年,中国的出口超过了美国;预测2008年到2009年,中国将超过传统出口大国德国。

      但是外资却不仅在中国获得了大幅增长,东盟ASEAN的十国也经历了跟中国类似的外资增长。这很大程度上受益于同一时期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由于许多在中国生产的产品和零部件,最终都是在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韩国以及中国台湾地区进行组装,整个亚洲区域事实上都分享了由中国这台巨大的经济机器所带来的经济利益。

      研究发现,中国加入世贸貌似给亚洲区域经济带来更多复杂性,但结果却是一个效率日益提高的亚洲生产网络。甚至连日本都受益于中国的经济崛起。如果不是中国对高端生产部件和大众消费品的大量需求,日本很难克服其长达15年的经济低迷。印度和许多东南亚国家,尽管出于和日本不同的理由,但结果也都受益于中国经济的崛起。这些国家丰富的自然资源比如橡胶、石油、棕榈油和天然气等,正好可以满足中国日益增长的原材料需求。

      中国和其邻国的关系是由一系列复杂的网状般的区域合作协议构成的,目标是创造多边集团,具有代表性的有东盟ASEAN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对于中国和其邻国来说,非常重要的是维持彼此间相对稳定的关系,同时降低在国际经贸事务上对美国的依赖。

      另一方面,中国在亚洲和世界上所扮演的角色重要性正日益提升。可以说,中国经济正成为世界经济格局中新的一极。2007年初,在菲律宾举行的由该区域共16个国家出席的第二届东亚峰会上,菲律宾总统阿罗约曾公开宣称:“我们很骄傲拥有中国这样的老大哥。”中国的经济学家们向来认为:区域间的相互交流和独立是中国经济强劲发展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才有整个区域间经济,国与国之间才可保持可持续性和长久发展。毫无疑问,中国和其亚洲合作伙伴成为世界经济楷模的时代正日益临近,这一点可以在中国历年预期的增长率总是被现实中更高的增长率替代得到印证。

      (Rafael Pampillon为西班牙IE商学院经济学教授,本文由IE商学院独家授权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