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特别报道
  • 4:特别报道
  • 5:特别报道
  • 6:焦点
  • 7:观点评论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7:期货
  • A8:专栏
  • B1:公司封面
  • B2:上市公司
  • B3:中小企业板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上证研究院·行业风向标
  • B8:上证商学院
  • C1:理财封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地产投资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2008 年 5 月 14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8版: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8版:专栏
    利率平价理论
    为何在中国失灵了?
    讨论人民币升值策略先得厘清概念
    危险!以行政手段加速产业集中
    谁知发达如日本 就医竟如此困难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谁知发达如日本 就医竟如此困难
    2008年05月14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陈鸿斌 沈飞昊
      ◎陈鸿斌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

      编辑室主任

      如今,日本正面临着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医疗资源匮乏,尤其在妇产科和小儿科。

      以妇产科为例,由于能力有限,日本各医院近年来频频将救护车送来的产妇拒之门外。日本总务省最近发布的调查结果表明,仅去年就有2668名产妇先后遭遇过被医院拒绝的尴尬,其中有45人居然先后为10家医院所拒绝,有6人更是被转送了20家医院以上,最多的一名产妇竟然前后转了26家医院,耗时3小时37分后才为一家医院收留。另有一名产妇因相继为14家医院所拒绝,在路上耽搁了两个半小时后导致流产。这样的例子近年来在日本比比皆是。

      医院拒绝产妇的理由不外乎“没有妇产科”、“医生没空”。但总体而言,妇产科能力严重不能满足需求,是导致这一情况不断加剧的根本原因。截至今年3月25日,还不到一个季度,日本24个地方的77家医院相继决定不再接收产妇,不再做接生手术,要不就是对接收产妇予以限制。

      作为发达国家,日本的社会资本相当充裕,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这就说来话长了。

      早在1961年,日本就在全国范围实现了医疗保险,逐步建立了完善的医疗体系。直到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全球卫生报告》,日本的综合医疗水准还名列世界第一。就这短短的几年时间,日本的医疗状况竟如此大幅度下滑,这不能不归咎于小泉执政时期所竭力推行的市场导向的医疗改革。

      一个社会欲使其所有成员安居乐业,确保所有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能平等地、以合理的价格享受医疗服务,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人吃五谷杂粮,谁都免不了生病。生了病就要去医院看医生。如果病人老是被医院推来推去,人们对这样的医疗体系还会有什么信心?

      但如果将出现这一局面的责任归咎于医院和医务人员,显然是有欠公允的。对这一不断加剧医患纠纷的现状,日本广大医务人员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但他们对改变这一现状却无能为力。

      那日本的医疗体系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呢?

      首先是医生人数严重不足,从而导致各医院很难提供完备的医疗服务。据世界卫生组织2006年的报告,在该组织的192个成员国中,每10万人口拥有的医生人数,日本仅为198人,名列第67位。而其他发达国家一般都在300人上下,意大利高达420人,而俄罗斯更是多达425人!也就是说欲达到发达国家的平均医疗水平,日本还需要增加一半数量的医生。如果不增加医生而欲提高医疗服务水平,那就只有让医生们加班加点,超时工作。实际上在医疗资源严重短缺的情况下,日本的医生们已经在超负荷运转了。他们的平均工作时间每周都在60小时以上,长达70小时甚至80小时的也大有人在。医生也是人,他们也需要休息以便恢复体力。在长期透支体力后,许多医生无法坚持,不得不选择离开。如今日本每年有4000名以上的医生因种种原因辞去医院的工作。由于医生人手不够,现有的医生不得不没完没了地加班。此举又导致更多医生选择离去,这进一步加剧了医生的紧缺。如此一恶性循环,则不知伊于胡底。医生们付出的艰辛劳动,得到的报酬却远不如人们的想象。一名日本的教授级医生在芝加哥领取的月薪居然相当于其在东京的年薪,以至其妻子深感震惊。

      一旦医疗资源短缺,就会接二连三地产生各种矛盾,例如医患纠纷。如今日本的病人及其家属,动辄就对医护人员发火,这是导致医务人员去意彷徨的又一原因。例如一位主治医生某星期天并非当班,但那天他仍在医院里照料病人。当他刚回到家里,一名绝症病人撒手而去,于是他又匆匆赶回医院,孰料病人家属居然呵斥他下跪。由于医疗资源短缺而不断加剧的医患纠纷,使得广大医务人员心灰意冷。而病人及其家属动辄对医务人员发火,也是有原因的。1997年日本将就诊时由个人承担的费用从10%提高到20%,2003年进一步提高到30%,而费用增加后享受的医疗服务却不断下降,除了开头提及的病人为医院所拒绝以外,欲在大医院做手术,至少等1个月以上。还有些医院索性就根本不接受晚期癌症病人,这无疑使得病人及其家属怨声载道。

      由于小泉推进的医疗改革对日本全国的医疗费封了顶(全年为33万亿日元),日本各医院能够利用的资源相当有限。2004年日本人均医疗开支仅为2358美元,而挪威是4000美元以上,美国更是超过6000美元。面对少米之炊,医院真徒唤奈何。有人算了笔账,欲使日本的医疗水平提高到主要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日本的医疗费用总额必须提高到43万亿日元,才能使各医院增加投入,增加医学院校的招生名额,提高做大医疗资源蛋糕来提高服务水平。

      看来,不增加投入,产妇和晚期病人被挡在医院门外的事情在日本就很难消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