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所最近发布了《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承担工作的通知》,其中,最大的亮点就是“每股社会贡献值”,它主要包括:在公司为股东创造的基本每股收益的基础上,增加公司年内为国家创造的税收、向员工支付的工资、向银行等债权人给付的借款利息、公司对外捐赠额等为其他利益相关者创造的价值额,并扣除公司因环境污染等造成的其他社会成本,计算形成的公司为社会创造的每股增值额,从而帮助社会公众更全面地了解公司为其股东、员工、客户、债权人、社区以及整个社会所创造的真正价值。
根据这篇报道的内容,人们不难发现,这些所谓社会价值贡献,针对性很强。近一个时期,被证监会和相关部门谴责的公司不少,大都是因为信息披露不真实、环境保护问题等等,这些已经触及到企业的社会责任。把企业的社会责任量化成每股社会贡献值,将给人们打开一扇更加清晰鉴别公司是否可持续发展的窗口。因为,一个对于社会没有责任感的公司,将会更加公开地暴露在公众的面前。
舆论很长时间都在反思为什么我们的慈善事业发展缓慢?为什么那么多企业已有数亿资产也难参与其中?笔者以为过分强调制度因素很难自圆其说,最大的原因还是企业自身对于社会责任自觉意识不足。从纵向看,全球对于公司责任问题的提出时间不长,公司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单一目标,过去长期存在于公司发展历史中,直到公司发展中的问题不断暴露,包括华尔街丑闻叠出,众多的诚信问题、造假问题、环保问题等等的积累,才引起人们对于公司社会责任的重视,逐渐在全球形成共识。从横向看,符合真正公司概念的企业在我国出现时间很短,从实力比较,大多不如国际上的大公司。但是,我国公司虽然发展时间短,也必须又要创造利润,又要兼顾社会责任,这对我国公司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商务部曾经在全国范围内对于4586名企业负责人进行社会责任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优秀企业家一定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认可度达到了95.8%,但是,到具体的实施项目,比如赞同企业的根本责任是“为股东创造利润”的比重相对较低,为67.9%。至于对其他社会责任的认知就更低了。近两年,以上情况虽有所改观,但是在对待股东利益的问题上,迄今很多企业依然如故。这也是为什么会发生今年企业再融资受到如此众多投资人质疑的根本原因。我们必须注意到,最近中国证监会和司法部门联手发出了《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补充规定》,其中所提到的关于资本市场犯罪行为,大都是企业因为社会责任意识淡漠开始走向极端的,比如主动提供虚假财务报告、不披露重大信息、内幕交易等等,有时候漠视社会责任和犯罪就隔一层窗户纸。
上证所引导企业充分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是对企业施以正面引导之举。在此次汶川地震发生后,不少上市公司很快行动起来为灾区捐款,有的企业负责人还率队投入了协助灾民们重建家园的工作。时势造英雄,时势也会筛选出谁是可持续发展的企业,上市公司此刻的确应当认真掂量“每股社会责任价值”的分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