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特别报道
  • 5:特别报道.
  • 6:专版
  • 7:观点评论
  • 8:金融·证券
  • A1:公司封面
  • A2:上市公司
  • A3:产业·公司
  • A4:金融
  • A5:上证研究院·经济学人
  • A6:上证研究院
  • A7:信息披露
  • A8:广 告
  • A9:信息大全
  • A10:信息大全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B1:理财股经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股民学校
  • B5:专版
  • B6:财富人生
  • B7:专栏
  • B8:书评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基金一周
  • C3:基金·封面文章
  • C4:基金·基金投资
  • C5:基金·基金投资
  • C6:基金·投资基金
  • C7:基金·投资基金
  • C8:基金·投资者教育
  • C9:基金·投资者教育
  • C10:基金·营销
  • C11:基金·海外
  • C12:基金·数据
  • C13:基金·数据
  • C14:基金·互动
  • C15:基金·研究
  • C16:基金·对话
  •  
      2008 年 5 月 26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6版:财富人生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6版:财富人生
    让大灾大难过去 把大爱大善留下
    对巴山蜀水的牵挂和思考
    幼稚的爱心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对巴山蜀水的牵挂和思考
    2008年05月2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张 晓 晖
      ⊙张 晓 晖

      

      刚从四川回来,地震的灾难就降临了,心里惴惴不安,所幸的是成都的朋友都还平安,只是睡到了天府广场上、人民公园里,夜里很冷,还下雨,难捱。

      邂逅于茶馆的“幺妹”,渣滓洞白公馆的解说员们,都还平安吗?

      还有汶川、北川的同胞,埋在废墟里,躺在担架上?

      献血的、捐钱的、捐物的,从内地到港澳台,到世界各国,无不表现出对生命的关切。一个民族的心灵从来没有这样颤栗过,一个民族的拳头也从来没有攥得这样紧。公元两千零八年,中国遇到了如此多的挑战和灾难,一个民族的凝聚显示了她强大的力量,中华民族展示了她清醒的理性、深切的爱、极强的责任感和空前的团结。

      十年前长江大水和前不久的雪灾发生时,业内在讨论灾后重建的市场机会,这次不同了,面对一个个鲜活生命的消失,废墟里幸存者的等待,没有谁再大张旗鼓地讨论所谓的市场机会。对生命的敬畏成为不可逾越的底线。

      平心而论,经济学上的所谓“破窗理论”还是成立的,其本意是:当窗子被打碎的时候,同样能获得经济增长,因为要重新安装玻璃,这就刺激了就业,刺激了生产,最终刺激了GDP。按照“破窗理论”,那么地震后的灾后重建自然会扩大水泥、钢材、各种建筑材料的需求,于是就间接扩大了煤炭、电力、铁矿石的需求,牵一发而动全身,GDP就起来了,就业也增加了。

      这一分析,正确,毋庸置疑。坏事变好事,顺理成章,没错。

      可是,建了再塌,塌了再建,即使增加了GDP,无非是资源的消耗和数字的戏法,有没有增加国民财富的总量呢?有没有增加人民的福祉呢?有没有增加人民的幸福感呢?当然,地震来了,没有办法,但曾经的那些豆腐渣工程算是财富么?不是,但却是GDP的一部分。

      何况,已经逝去的生命,回不来了;已经破碎的家庭,回不来了;灾难给世间带来了更多的鳏寡孤独,这一切,是一句轻飘飘的坏事变好事能改变的么?

      生命、生存、生活,决不是冷酷的经济学与冰冷的GDP能够诠释的。

      对于国家来说,最大的财富不是GDP,而是人民的福祉;对于家庭来说,最大的财富是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平安与幸福。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是“雪中送炭”,但事后经验教训的总结,则是“亡羊补牢”。的确,留给我们的思考,很多:

      在轮船遇险的时候,首先要援救的是妇女、儿童、老人,还有病人。那么,一个地区最坚实的建筑应该是学校、医院、幼儿园,还有养老院。这是一个社会的道德标准,而这个道德标准需要法律法规的保障,也需要政府的严格监管。当一场灾难来临,谁是最大比例的受害者,这拷问着社会的良心与道德水准。

      在上飞机的时候,空姐会为我们演示氧气罩的使用方法,座位上的宣传品会告诉我们逃生的方法;可是,有多少孩子受到过地震中如何逃生的教育?在募捐晚会上,灾区的孩子说“只在地理课上讲过,地震是地壳的运动”。可“地壳如何运动”并不能帮助孩子们逃生!对于孩子们来说,《孙子兵法》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要教会他们如何隐蔽、卧倒和匍匐前进!

      我们小时候曾经受到过很多安全教育,在放假前的每一次结业式上,都照例要来一段安全教育。当时都觉得这种老生常谈烦人,可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会了火灾、地震的逃生办法,在军训时还学会了防化武、防辐射。

      当我们坐在大剧院的时候,手里的节目单上应该有安全通道的地形图;当我们在高楼大厦上班的时候,应该经历过一次火灾地震的逃生演习;每个城市应该每年举办一次防空、防火、防地震的演习训练;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接受自我保护生命的教育,应该能经常接触到安全教育的宣传品。

      还有保险。房子塌了,贷款还要还,对于贷款者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当然,游戏规则就是这么订的;但是,我们能不能完善游戏规则呢?比如,房屋的地震险能不能与贷款捆绑呢?

      还有地震预报,地震部门这次是百口难辩,地震很难提前预报,这是常识。但作为吃财政饭的地震部门总应该每年给纳税人出个“年报”吧?让大家伙儿知道你们干了些什么事儿?得到些什么预测结果?甭管这个结果是不是准确,总要拿出个东西来吧?

      应该鼓励各种大学科研院所乃至民间进行地震研究,如果坚持研究的垄断,那么就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做好信息的有效披露。

      庄子说,“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这话说得很有意思:

      当两条鱼离开了水,出于友情或恩爱,相互用唾液湿润对方,以求生存下去;但这也不如活泼地在水中游来游去,见面后相互打个招呼就各自东西,也就是“相忘于江湖”,对不?

      所以,在“相濡以沫”的“雪中送炭”之后,应该关注能够“相忘于江湖”的“亡羊补牢”,建立对生命财产安全的自我保护机制、政府保护机制和社会援助机制。

      一个国家的财富绝对不是GDP,而是生命财产的存量总额,更是有效保护生命财产的机制。如果说,一场灾难也能带来财富的话,或者说能够“坏事变好事”的话,那就是给我们留下足够的经验教训,让我们亡羊补牢。

      地震过去后,坍塌的房屋会重建,破坏了的交通会恢复,被灾难破碎的家庭会逐渐变得完整,而伤痛只能由岁月去慢慢抚平。

      让我们这样祝愿:逝者安息,生者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