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眼人都看得出,一周来中小板指从4919.99点滑落到4671.35点,事实上是在追两市综指填补前期“跳空缺口”的趋势而行,所不同的,一是一周来中小板累计跌幅3.67%的水平,均高于两市综指同期跌幅,二是中小板指所对应的前期跳空缺口是4338.86点,截至本周二收盘,点位还有7.12%的下跌空间,缺口的下跌空间也远大于两市综指。
如果从技术分析角度判定,一周来中小板指继续着上周的补跌走势,并且这种补跌走势仍有延续的内在需求。
或许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现象来验证这一观点是否成立。
比如,近期中小板新股上市首日表现有着较大的下滑迹象。数据显示,2007年上市的101家中小板公司,上市当天股价平均涨幅在209%,到了2008年,已经上市的39家公司股价首日涨幅回落到了157%的平均水平,如果统计今年4月份以来上市的20家中小板个股,首日平均涨幅仅有95%,而这20家上市公司中,上市首日涨幅不到100%的有13家,占总数的65%,其中威华股份涨幅最小,上市首日仅有30.19%。
以往新股上市首日即大幅上涨几成惯例,这也形成了我国特有的“炒新”概念,反倒是应该成熟市场很常见的新股快速跌破发行价的现象出现后,整个市场就“大惊小怪”起来。
但本文并不想过多探讨新股发行的问题,阐述的重点在于,我国新股上市的市值规模、数量、频率以及上市后的首日表现这些指标,往往是衡量一个市场好坏的重要辅助指标。通常来说,一个“好”的行情下,新股发行的市值规模都较大,数量也较多,频率也很高,甚至能一周三到四次,并且新股上市首日的表现也往往是以大涨为标志。反之,在一个“坏”的行情下,新股的发行会由于融资环境的变化,市值规模、数量、频率以及上市首日表现等指标,会有着相应的下跌。
从近期的市场表现来看,在新股发行制度没有发生改变的情况下,中小板个股新股表现普遍较弱,并不是说市场更加成熟了,不愿意对这些个股给予更高的溢价,而是说市场的谨慎气氛更浓厚了,短线资金不敢参与新股的炒作,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弱市”的表现。
故此,仅从中小板新股上市首日表现下滑这一现象出发,中小板近期仍将维持调整走势的判断似乎更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