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召开的“福建省拟上市公司发展研讨会”,适值全国上下关注四川抗震救灾、重建家园之际,福建证监局局长岳仁华在会上发言也由此及彼,让大家关注福建企业如何借助资本市场谋求自身的“重建”。在会议间隙,岳局长又同本报记者专门谈及福建资本市场的发展情况,他把话题集中于如何强化福建资本市场的发展后劲上。
据介绍,仅晋江一带所活跃着一大批民营为主的中小企业中,涌现出年产值上亿元企业200多家,年税收上千万元的企业63家,其中拥有各类“国”字号品牌达107个。岳仁华就此问道,以晋江为代表的这些中小企业,今后能否继续保持以往的增长势头,能否使得现有的事业兴旺发达,能否更多地承担起企业的社会责任;这些问题值得共同探求。
为此,他从三个方面阐述了福建中小企业加强自身“重建”的必要性。其一,要通过必要的“重建”,从过去家族式或小作坊式企业,朝着具有现代企业制度的规范化公司方向发展。其二,通过必要的“重建”,从以往风险潜伏格局,转变为建立有一种完整的内控制度体系的制度化公司。其三,通过必要的“重建”,寻求突破,并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由于种种原因,当初有些福建上市公司资产质量不尽如人意。但如今的福建资本市场,无论是解决以往存在问题的力度,还是公司的家数,都今非昔比了。对此,岳局长只讲了一句话概括:“这是国家的政策支持和地方各级领导共同努力的结晶。”接着,他话锋一转,结合国家着手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大背景,着重谈起了福建资本市场的后续发展。
岳局长从五个方面乐观又谨慎地谈起这方面的话题。
他说,第一是企业资源储备丰富,大有希望。福建拥有一大批中小企业,尤其是泉州、晋江为中心的民营经济活跃带中所诞生的那些企业,无论是产业的分布,还是公司的业绩、市场的集中度,都比较突出。这些企业以前都习惯于靠自我积累和银行贷款而滚动发展,但如今面对行业的激烈竞争和快速发展,它们开始意识到需要借力于资本市场才能获得更快更好地发展。所以,这些企业中将诞生一大批福建未来大有发展前途的拟上市公司。
第二,制度缺失需要正视。他指出,在福建辖区后备的拟上市企业队伍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公司没有进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其中部分企业的改制意识不强。有一个统计,福建辖区170家后备企业的财务指标已经或基本达到包括拟定中推出的创业板在内各板的上市标准,但只有约41%企业完成改制或正在改制。可见,推进中小企业的改制将是福建证监局需要进一步花力气的重点工作之一。
第三,抓紧补好上市条件。他认为,这是一个具有迫切性、严峻性和有代表性的问题。尽管不少公司所处行业和经营业绩都不错,但由于当初发展阶段的历史条件等原因,部分公司存在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所以,有必要通过“补身子”,补上欠缺的东西,向符合上市条件的标准靠拢。
第四,补上自身基础建设。他强调,在补了先天不足后,公司的自身建设还需要加强,做好基础建设。比如公司财务制度的完善,独董的聘请等。为此,福建证监局特别安排了两个培训会议,主要就是培训独董和财务总监的专业性,为公司补基础做准备。
第五,“厚爱”与“严格”兼备。他严肃地说,对企业在“补身子”的过程中,福建证监局会积极帮助,开好“药方”。但对于企业的上市,要严格要求,不能带“病”上市。他表示,“我们这里一定要成熟一家上一家,决不姑息和冒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