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4:特别报道
  • 5:观点评论
  • 6:特别报道
  • 7:金融·证券
  • 8:时事
  • 9:金融
  • 10:公司调查
  • 11:专版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A1:公司封面
  • A2:上市公司
  • A3:专版
  • A4:产业·公司
  • A5:信息大全
  • A6:信息大全
  • A7:上证研究院·经济学人
  • A8:上证研究院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B1:理财股经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股民学校
  • B5:维权在线
  • B6:财富人生
  • B7:专栏
  • B8:书评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基金一周
  • C3:基金·封面文章
  • C4:基金·基金投资
  • C5:基金·基金投资
  • C6:基金·投资基金
  • C7:基金·投资基金
  • C8:基金·投资者教育
  • C9:基金·投资者教育
  • C10:基金·私募
  • C11:基金·海外
  • C12:基金·数据
  • C13:基金·数据
  • C14:基金·互动
  • C15:基金·研究
  • C16:基金·对话
  •  
      2008 年 6 月 2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C4版:基金·基金投资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C4版:基金·基金投资
    基金何以失落市场“话语权”
    “自办”发行
    市场是有效的吗?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基金何以失落市场“话语权”
    2008年06月02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周宏
      本报记者 徐汇 摄
      ⊙本报记者 周宏

      

      今年以来,基金行业似乎渐渐失去了对于市场的影响力,无论是在关键时刻的市场趋势,抑或是市场热点行业的价值判断,乃至个别基金重仓股的走势,基金似乎都渐渐失去了左右市场的能力。

      基金何以失去了往年那样的影响力?这是一种自然的趋势,还是一种阶段性的现象,本期基金周刊予以关注。

      

      影响力大大削弱

      基金对市场影响力的减弱,在近期表现的尤为明显。

      自4月份以来,伴随着QFII和大小非的日益强势,基金对于市场的左右能力事实上已经被大大削弱。

      看看坊间流传的各式各样对于基金交易数据的评点就可以发现。无论基金当日是净买入还是净卖出,对于市场中短期的走势影响都不会很大。最为突出的例子是基金在4月23日,印花税调低后的一系列卖出行为,并未阻挡此后市场的连续走高,而之后基金翻多,连续买入,也没有造成“稳定”市场的影响。

      与此同时,对于重点行业的表现,基金也并没有以往的影响力。去年四季度,基金点石成金采掘业的先例尚在,最近老调重弹的效果却大异其趣。

      以至于一些基金经理开玩笑地说,市场可以不必指责基金买卖托市砸盘了,因为“我们早就没那么大影响力了。”

      

      巨量资金方有话语权

      那么为什么,基金的买卖对于市场的影响力大为缩小呢?一些人士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一些机构认为,所谓基金在去年下半年的话语权,其实是和去年下半年基金规模“暴发性增长”有关的。

      从2007年5月到2008年4月,短短12个月中,基金业的管理规模从9121亿份急速上升至22793亿份。全行业管理的基金份额扩张了145%,基金净值上升了1倍以上,资产和份额呈现罕见的单边上升状态。

      尤其是2007年5月、6月、8月、9月,基金业管理规模的月度环比增速分别达到了18.99%、14.25%、31.09%、16.36%,创造了两个季度翻番的神话。在当时,新基金和老基金分红不断吸引了场外资资金流入。

      而大批的资金集中到了基金手中,尤其是大型基金公司手中后,建仓成为了必然选择。阶段时间的集中建仓部分重仓股事实上就构成了对于市场的巨大影响力。

      “说到底,所谓的话语权,无非是基金手握巨额资金的一种买入行为。再说白点,就是交易成本而已。”一位基金经理认为。

      

      价值才是唯一准绳

      而这种情况在今年出现了很大的变化之一。

      变化之一,基金的销售势头大为低落,根据统计,今年以来新基金规模低于10亿的已经超过8家,基金持续营销也很难见到以往的火爆势头,那种阶段时间集中建仓某个板块的“盛景”很难重现了

      变化之二,市场存量大大增加。在经历了过去2年的暴发性增长,A股市场的市值、基金行业管理的资产总值都大大增加到数万亿。面对这样的大的存量,增量资金的影响力自然愈来愈小。这个市场已经由“大河有水小河满”的格局走了出来。

      变化之三,市场多元化和基金分散化。当全市场只有10家基金管理公司的时候,基金或许可以视为一个思维一致的群体,而当市场内有60家公司、300多只基金的时候,基金自身的理念差异、判断分歧、乃至交易操作上的差别都会凸现出来,这时候,基金自身的合力已经表现得不那么大了。

      而同时,大小非、QFII的实力也得到了壮大。整个市场更趋多元的结果是,基金作为一个群体的影响力有所减退。

      这,应该是个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