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今年信贷调控的信号显示,要对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的“三高”企业信贷进行压缩和控制。不少商业银行信贷人士也表示,要严格控制对“三高”企业的信贷投入,防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建设。有业内人士指出,越是高污染、高耗能企业越是需要增强环保力度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因而越需要在环保、节能减排项目方面加强资金投入。银行和“三高”企业之间因此进入了执行信贷政策的“艰难区间”,而市场迹象显示已有商业银行开始尝试在此领域“打破坚冰”。
浦发银行昨日与世界银行集团成员之一的国际金融公司(以下简称“IFC”)签署一项支持节能减排项目的合作协议。据此,IFC将为浦发银行提供5亿元人民币的风险分担机制,以支持该行为中国的节能减排项目提供总额达10亿元人民币的贷款组合。此前,北京银行、兴业银行均与IFC中国节能减排融资项目签署合作协议。
有业内人士指出,在宏观调控、信贷紧缩的背景下,商业银行此举将占用总体信贷额度、以及核实“三高”企业信贷用途的风险。
在国家宏观调控、信贷从紧的背景下,监管部门不仅对各家商业银行2008年的信贷额度进行收缩,同时实行“总额控制、按季度分配”的原则。对于这笔10亿元人民币的贷款组合对浦发银行今年信贷总额及发放的影响,该行公司及投资银行总部副总经理谢伟表示,与IFC的合作项目从去年就开始洽谈,因此在今年该行的信贷总额度中就已经对此有所考虑。
“我们已经把这10亿元人民币贷款单列出来,同时把今年其它信贷额度按照监管要求、按季度分配给全国各家分行,因此不会对它们的信贷业务形成很大影响。”谢伟说,“此外,对各家分行信贷业务进行考核时,这笔节能减排贷款资金的权重占比为零。这对各分行开展相关业务也是有吸引力的。”谢伟说。
而另外一个风险在于,国家对于“三高”企业信贷进行严格压缩和控制。去年7月,国家环保总局、央行、银监会联合出台《关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加强对“三高”企业的信贷控制,阻断这些企业大部分资金来源,从源头上遏制“三高”项目的产生。今年4月,国家发改委也表示,对于高耗能项目等国家重点调控领域信贷进行压缩。
对此,IFC中蒙区首席代表叶麦克(Michael Ipson)表示,一般而言,企业信贷是用于支持企业发展、收入增长,而企业则将部分收入用来还款。而这个节能减排项目贷款从帮助企业节能减排角度出发、进而减少成本和费用。此外,对于计算企业在节能减排项目贷款之前、后的运营成本,有着一定的技术要求。
谢伟则表示,银行要加强贷款前后的评估和判断。在贷款发放之前,对于“三高”企业贷款目的是扩大生产规模、还是技术改造进行评判。最为关键的,注重对企业贷后管理,“要严格认真之行信贷需求、要确保信贷资金完全用于申请目的”。
另据透露,IFC在此过程中,则将承担贷款总额50%、单笔不超过4000万元人民币的损失风险。此外,还将提供对企业节能减排项目效果评判的技术支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