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观点评论
  • 5:信息披露
  • 6:时事·国内
  • 7:时事海外
  • 8:时事天下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环球财讯
  • A1:市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7:期货
  • A8:专栏
  • B1:公司封面
  • B2:上市公司
  • B3:中小企业板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8:上证商学院
  • C1:理财封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港股直击·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股民学校/高手博客
  • C8:地产投资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披露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2008 年 6 月 18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4版:金融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4版:金融
    再堵热钱 外汇局拟专规排查服务贸易“异动”
    准备金率上调“逼空”中小银行流动性资产
    央行专家:未来人民币汇率
    改革不是单向大幅升值
    博弈宏观环境 如何看待银行业前景
    银行力挺“三高”企业绿色信贷
    肖钢:前5月中行本外币存款
    增长迅猛
    工行:
    严格把握好信贷投放总量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博弈宏观环境 如何看待银行业前景
    2008年06月18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邹靓
      ⊙本报记者 邹靓

      

      新增信贷按季调控、存款准备金“月度”上调,一再强调的调控政策和一再使用的数量型工具,似乎是笼罩在商业银行头顶的一片乌云挥之不去。然而,银行板块疲软的走势与接近国际同业的估值水平并存,从紧货币政策与宏观经济增长并存,2008年对中国银行业发展究竟利多还是弊多,似乎谁也说不清。

      要把说不清变为说得清,那不妨把利弊双方摊开来看。

      ▲正方:银行业发展“利”字当头

      1.2008年银行业整体税率从33%下降至25%,加之税前扣除项扩大,对银行业2008年业绩为一大利好。

      2.2007年加息六次后,商业银行自2008年初执行7.47%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利差明显放大。

      3.实施从紧货币政策之后,信贷资源紧缺使得银行定价能力明显提高,资金价格较2007年上调10%-20%相当普遍。

      4.银行主动调整信贷结构,中长期贷款占比上升,提升了整体放贷利率。

      5.信贷产品紧俏以及理财产品热销,带来的客观的中间业务收入。上市银行一季度财报显示该项业务保持高速增长。

      ▲反方:银行业发展“紧缩”堪忧

      1.存款准备金率一再上调锁定了部分可用信贷资金,加上新增信贷总量控制,影响银行利差收益。

      2.商业银行放贷“弃小保大”,部分中小企业资金断裂可能增加商业银行不良资产。

      3.人民币持续大幅升值,影响出口型企业经营,进而影响银行资产质量。

      4.人民币升值导致商业银行承受汇兑损失,特别对外汇敞口多的商业银行影响较大。

      纵观利弊双方可谓不相伯仲,不过交通银行研究部近日对银行业今年整体盈利预期做出调整,预测2008年银行业整体净利润增长在50%左右,而此前预测仅为40%。

      对此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如何看待中国银行业的前景主要基于两个方面,一是宏观环境,二是货币政策。“如果银行业的发展基于宏观经济运行,目前来看各行的不良资产和不良率还都是“双降”的格局。如果是看从紧的货币政策,那么利弊各占一半,具体还要结合宏观环境。”他说。

      有一点值得关注的是,从上市银行一季度财报分析来看,虽然一季度各行资产增幅不高,但盈利增长仍保持了较高增速。对此连平认为,银行业正从粗放式传统经营向零售银行转型,高盈利低资产是一个良好的开始,“银行业发展整体仍是利大于弊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