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短期来看,人民币升值加大了企业成本压力,降低了企业利润空间,使纺织、服装、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受到冲击,长期依靠低成本和数量扩张的部分出口行业压力尤为明显。
不过,从我国的实际来看,引入有弹性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有利于改善对外经贸关系,推动国民经济结构优化调整,有利于企业和金融机构更好地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金融市场的发育与完善。
人民币升值,有利于改善我国失衡的外贸状况。海关总署11日公布的数字显示,今年前5个月,我国累计贸易顺差比去年同期下降8.6%。贸易顺差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出口增速相对减缓,进口增速相对提高。
记者近日在江苏省调研时了解到,在人民币升值等因素综合影响下,各地市出口结构得到改善。在出口总值中,纺织、服装、玩具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出口占比明显下降,而机电、高科技行业出口占比上升。部分丧失成本竞争优势的外贸出口企业由纯粹出口转向工贸结合,或是增大内销比例,从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民币升值压力。
人民币升值促进了进口的发展。今年前5个月,我国进口同比增长30.4%,超过了出口22.9%的增速。而且,人民币升值有利于企业“走出去”,在全球市场上配置资源,更好地参与国际化竞争。
在“三率两价”(汇率、利率、出口退税率;原材料价格、劳动力价格)的综合影响下,企业需要采取多种手段积极应对。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企业采取的主要手段包括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档次、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通过谈判维护出口产品价格;提高品牌影响力或创立自主品牌等。
经验证明,能够充分利用多种手段积极有效应对人民币升值的企业,在人民币升值中反而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市场份额。
随着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企业也在不断寻求金融避险工具。目前,金融机构提供的避险产品包括远期结售汇、外汇掉期等。造船企业苏美达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田鸣介绍说,公司利用套期交易方式,较好地达到了规避汇率风险的目的。
此外,越来越多的企业也通过出口押汇等贸易融资工具,规避汇率波动风险。
不过,虽然近期我国出口结构调整向着预期的方向发展,但企业未来的经营及出口面临的问题仍然需要密切关注。目前,外部需求依然较弱,出口退税和加工贸易政策调整的滞后影响将进一步显现,企业的议价能力仍然不强。
专家建议,企业应当继续积极应对汇率波动风险,扩大内销比例以化解国际市场需求下降风险;降低成本,加强研发,提高产品附加值,从而提高议价能力;尽量用非美元进行结算,开拓新的出口市场,积极利用金融工具规避汇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