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观点评论
  • 5:价值报告
  • 6:时事国内
  • 7:时事海外
  • 8:时事天下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6:环球财讯
  • A1:市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7:期货
  • A8:专栏
  • B1:公司封面
  • B2:上市公司
  • B3:特别报道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专版
  • B7: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B8:上证商学院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港股直击·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地产投资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披露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2008 年 6 月 25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C8版:地产投资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C8版:地产投资
    景气度跌回一年前 楼市调整仍将继续
    65%受访者
    反对“松绑”房贷政策
    压力
    别墅市场或现推盘小高潮
    新基调并非救市
    房产商惟有降价自救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压力
    2008年06月25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柯鹏
      ⊙柯鹏

      

      不要以为只有在华尔街拥有独立办公室的基金分析师,才配享受巨大的压力。“你有压力 ,我有压力”,中国的开发商们,现在也开始掉头发了。

      金融市场的格子间办公室,是一片片弱肉强食的森林,中国楼市也绝非温情脉脉的歌剧舞台。在“一片大好,不是小好”的前期形势下制定的战略,正逐渐由动力变压力,压得开发商们步履维艰。

      伟大的2007,在超额完成原定销售目标的基础上,不少开发商携挤上百富榜的喜悦,抒“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气,为更加伟大的2008,绘出了销量翻番的宏伟蓝图。然而,市场毕竟承受不了如深圳房价狂飙般的沉重。如今,时间过半,任务却只完成了一半的一半。大多数开发商都没有将一口气顺到底,只有把强攻指标的豪迈誓言,留给了依旧可算是未知的下半年。

      面对巨大的生存压力,没人愿坐以待毙。除了“打折”卖地、卖楼的实在人外,更有不少开发商的头面人物,想到了独辟蹊径的招数来解压。譬如,几个地产大腕就在最近紧紧扣住“保持房地产市场稳定,切实防范金融风险”这句新兴的政策核心,推理演绎出一套奇怪的理论来。

      居民朋友们!你们耳熟能详的,当然是“要死银行先死”的经典名言。最近,一些大亨更扩张性、创造性地将其解释为信用危机的“忧虑”。也就是说,开发商欠了银行的钱,就会爆发行业的信用危机。言下之意,开发商资金链断了,银行就好不到哪里去;而金融风险加大了,就和国家大政方针不符了——故此,开发商的资金链不能出问题啊。

      这真是贾雨村言。政策本意是要银行界动用金融工具等手段将金融风险限制在可控范围内,对于不合格的开发商,进一步收紧贷款口子,免得引发金融市场的不稳定,而绝非要支持开发商,乃至与其共渡难关。这样的曲解政策、篡改思路,和近期涌现的为死人代言的《江城子》名句“十三亿人同一哭,纵做鬼,也幸福”倒有几分类似,颇有些不管三七二十一,“硬性代言”的意思,想“借梯上树”罢了。

      《江城子》是个好词牌,曾因苏东坡悼念亡妻的“十年生死两茫茫”而感动万家,经此蒙污,中国文化中蕙质兰心的情操扭曲成了阿谀奉承,真让人惋惜;而政府的政策本意,旨在维护市场良性发展,开发商想借此来解压,则也真让明眼人讥笑了。(更多文章,请见http://kepeng.blog.cnstoc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