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针对名家“特型画作”的造假策划里,“主题性创作”也是较常见、较频繁被作伪的画种之一。此处称谓的“主题性创作”,是指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期这个时间段,中国的多数画家,常常不得不配合“政治形势”与“任务”而创作,故而为后人留下许多带有鲜明时代特征,内容具体详实,尺幅多数偏大的“特型画作”作品。有些艺术品拍卖行专门征集此类作品并以“毛泽东时代的美术(作品)”作冠名进行对外宣传与专题专场拍卖,事实上也能吸引海内外不少藏家的购买欲望,故而也诱发了该类作品的大批量造假。
最早让世人知晓“主题性创作”存在赝品的事发生于好多年前。那是当代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当时一纸状告了南方某拍卖公司所投拍的暑名“吴冠中”,题目是“炮打司令部”的一件地地道道“主题性创作”成品。该成品所画的是文革题材,内容是某领袖人物执笔写“大字报”的半身像。拍卖这件作品与讼诉此事当时在收藏圈乃至于全社会可谓掀起了轩然大波。这几年随着海内外艺术市场的持续升温,,“主题性创作”的专题藏家渐多,该类赝品自然也就逐渐增多。不过,就总体而论,“主题性创作”的赝制均显得相对粗糙一些,除了极少数造假相对“到位”外,一般性的成品辨识起来还不算太难,其具体赝造手法以“绝对克隆”,“相对克隆”或“更名克隆”为多见。
不久前,我在南方一家拍卖行目睹了此件署名“陆俨少”,题为《像雷锋叔叔一样》的图1作品。由于此画的题材特别,故现场有很多人都被它所吸引,也招致一些质疑的目光与议论。其实,对此画是真是伪的辨识,并不一定非要“计较”到其艺术水准如何的层面,而只要仅仅“考证”其画题与年款(画上所暑作画的时间)就足矣。请大家注意,此画面中书写有“像雷锋叔叔一样”的画题和“1957年3月”的年款,已然就是此画造假的“狐狸尾巴”。因为毛泽东主席号召全国人民“向雷锋同志学习”,那是发生在1963年3月5日的事(雷锋是1962年8月15日因公牺牲的)。所以,只要按逻辑推论,如果暑名者陆俨少创作了这件作品,那么所暑时间起码应该是在1963年3月5日以后的日子里,而绝对不会在1963年3月5日之前。因此,图1成品决不可能是暑名者的真迹,它纯粹是造假者在做伪题款时“编故事”编“穿帮”了,让我等长了“见识”。图2是陆俨少1966年(与图1所暑的时间相近)画出的真正“主题性创作”作品《党的好干部——焦裕禄》。细品该画能让我们领略到怎么样的笔调才是“于严谨中带有抒情性”,以及造型的时代气息与艺术趣味是如何体现在一件名家的经心之作中。大家也可将图2与图1画作中所有人物与配景的笔墨、造型包括款字做一对一的逐项比较,相信还会取得更多的感悟。
辨识名家“主题性创作”作品的真与伪,关键点有三:一是对我国解放初期到改革开放以前那一段历史背景及艺术界的创作状况要有所了解;二是要相对熟悉当局名家在那一特殊时期的创作概貌及主要作品的风格面目;三是最终还要再回到书画鉴定的“本源问题”,即对待辨识作品的笔墨、造型与款识的艺术元素要进行认真而充分的质量评估,并以此为主要依据来辨别真伪。像图1那样款识就造得不靠“谱”,鉴定它连笔墨、造型与款识等不用“看”具体的赝品,在现实中毕竟只是极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