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财经要闻
  • 4:焦点
  • 5:观点评论
  • 6:时事·海外
  • 7:时事天下
  • 8:专版
  • A1:市场
  • A2:基金
  • A3:金融
  • A4:金融机构
  • A5:货币债券
  • A6:期货
  • A7:上证研究院·经济学人
  • A8:专版
  • B1:公司封面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中国融资
  • B8:财经人物
  • C1:理财封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港股直击·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钱沿周刊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产权信息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2008 年 7 月 1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4版:金融机构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4版:金融机构
    国寿财险追捧“两金一银” 年内引入国际战略伙伴
    平安释疑万能险利率逆市上调
    刘健:三至五年跨入财险市场第一军团
    浮盈濒临耗尽 险商热盼新投资渠道开闸
    深圳国投
    去年固有资产营业收入夺冠
    奥运会、残奥会
    专用保险产品上报昨截止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浮盈濒临耗尽 险商热盼新投资渠道开闸
    2008年07月0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黄蕾
      ⊙本报记者 黄蕾

      

      2008年已过半,对于下半年的投资收益预期,多数保险公司投资人士表示“难下定论”。一方面,股市超出预期的下跌,令一度成为保险股卖点的权益类投资浮盈正不断缩水;另一方面,在通胀和紧缩的双重压力下,债券市场收益率前景难料。

      风险之下或有转机。来自多位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人士的判断是——目前股市、债市收益渐走下坡路的关口,或将倒逼监管部门向保险资金开放更多的投资渠道。“相比房地产、PE等领域,最先打开闸门的,或将是更符合保险资金投资特征的无担保债券和中期票据等固定收益类投资品种。”

      

      保险股浮盈所剩不多

      成也A股,败也A股。今年以来股市超出预期的下跌,令一度为市场所称道的保险股权益类投资浮盈大幅下滑,浮盈的“蓄水池”效应大为削弱。

      按照安信证券保险分析师杨建海的判断,目前急速下滑的股指,已经逼近保险公司的持仓成本线。根据三只保险股披露的前十大持有股票,杨建海分析认为,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中国人寿的成本线分别对应3000点、2800点、2500点。

      对此,一位投行人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截至6月底,除中国人寿(由于一季度浮盈没有显著释放)外,另两大保险股中国平安、中国太保的浮盈所剩不多,甚至开始出现浮亏迹象。

      按照一位分析师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6月13日,在假设三只保险股的十大重仓股结构未发生变化的前提下,由于第一季度浮盈并未充分释放,中国人寿第二季度的浮盈释放空间相对最大,目前累积浮盈仍有约217.34亿元;由于第一季度浮盈的一定释放,加上第二季度投资收益的下滑,导致中国太保累积浮盈仅剩18.63亿元,而中国平安已现浮亏,为-4.1亿元。

      投资浮盈大幅下滑甚至浮亏,使得保险公司平滑投资收益能力开始下滑。“若后市持续低迷,那么,2008年保险公司的投资收入很有可能出现大幅下降,从而拖累保险股净利润下滑。”一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相关投资人士对记者说。

      

      大公司适度少量加仓

      自股指下挫至3000点之后,保险资金的去留备受关注。市场时有传出“保险公司纷纷抄底”的消息。

      据多位基金业人士昨日向本报透露,近期中国人寿确有加仓的动作,通过购买股票型基金曲线入市,投入资金规模不详。但接近平安、太保的知情人士却告知本报记者,中国人寿的加仓举措并不是行业的集体行为。

      上述人士称,目前,除中国人寿外,平安和太保并没有明显的加仓动作。就算是中国人寿,在购置基金上所投入的资金规模也不大。“面对难以捉摸的震市,大家对后市的判断心里都没底。加上上市的保险公司有短期的业绩压力,都不太敢冒风险进行大规模加仓。”

      连大型保险公司都慎对加仓,更别提高位建仓无浮盈护佑的中小保险公司了。在问及中小保险公司近期有无加仓动作时,一家受托管理中小保险公司资金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中小保险公司都不太敢买。”由于此前入市时机不当及抱以冒进、激进的投资心态所致,数十家中小保险公司深陷股市资金缩水的困境。

      一家合资寿险公司相关高层昨日在电话里向记者表示,该公司投资部的观点认为,虽然目前沪指点位已经到了投资区域,但短期因素过于杂乱,不急于马上“抄底”,目前仍以观望为主。

      “虽然可以根据市场情况对权益投资的比例进行调整,但是,考虑到资产负债的匹配要求及保险资金的长期特性,保险资金进行一个投资渠道后,通常都有一个战略的配置比例,在一定的时期内调整的幅度是有限的。”国泰君安保险分析师彭玉龙告诉记者,从历史经验来看,保险资金投资基金的比例在2000年至2001年上调后,并没有在随后市场不好的情况下做出多大的调整。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整个保险业投资气氛较为谨慎,但面对优质投资项目时,保险公司依然出手“大方”。记者发现,在昨日唐山冀东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公布的非公开发行股票相关公告中,有两家保险机构出现在了认购大军中。中国人寿和泰康两家资产管理公司以11.83元/股的认购价格,分别获配股数10800万股、3000万股,从2008年7月1日开始算起,限售期为12个月。

      

      新投资渠道有望放开

      在股市下挫的大背景下,对于把安全性放在第一位的保险机构来说,债券将成为较为理想的配置途径之一。太平养老保险公司对此明确表示,2008年中期左右,是债券投资相对安全的基础。中期国债的投资价值逐渐增大,浮息债大有可为,短期融资券的吸引力越来越大,公司债市场有较大投资机遇。

      一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固定收益方面的投资经理告诉记者,目前的基本方针是采取注重防御、适度进取,对持仓结构进一步优化。主要表现为:等待债券市场不利因素的充分释放,寻找切入时机,逐渐拉长投资组合久期,逐步增加对于“固定收益+新股投资”运作模式下的债券基金的持有额度。

      然而,在通胀和紧缩的双重压力下,债券市场收益率前景似乎难料。我们看到的数据是,中国国债和企业债收益率在经历了去年的大幅上升后,今年以来已经明显下降。而无担保债的投资限制,又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保险机构投身债券市场的手脚与热情。

      不过,据上述投资经理透露说,近期来自监管部门的内部“吹风”称,保监会将一并考虑中期票据和无担保债的开闸问题,具体时间表不详,“但相信应该快了。”

      目前股市、债市收益渐走下坡路的趋势,或将倒逼监管部门放开更多的保险资金投资渠道。多位投行人士分析认为,近年来,保险资金的投资渠道和投资限制不断放开,非固定收益的投资类别越来越多,从基础设施到海外股权投资都已经对保险资金开放。进一步来说,物业投资、PE投资甚至衍生产品投资也都似乎近在咫尺。尤其是社保基金近期被允许投资产业基金和股权投资基金(PE投资),这对保险资金投资渠道的放开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不过,来自投行业的普遍观点是:相比房地产、PE等领域,最先打开闸门的,或将是更符合保险资金投资特征的无担保债券和中期票据等固定收益类投资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