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财经要闻
  • 4:焦点
  • 5:观点评论
  • 6:时事·海外
  • 7:时事天下
  • 8:专版
  • A1:市场
  • A2:基金
  • A3:金融
  • A4:金融机构
  • A5:货币债券
  • A6:期货
  • A7:上证研究院·经济学人
  • A8:专版
  • B1:公司封面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中国融资
  • B8:财经人物
  • C1:理财封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港股直击·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钱沿周刊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产权信息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2008 年 7 月 1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5版:观点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5版:观点评论
    中国人的面子:
    解开房地产异相
    加息又有何妨?
    分税制改革应弥补现存缺陷
    A股全球表现最差的另一种解读
    应为严厉的信贷管制松绑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加息又有何妨?
    2008年07月0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陈波翀
      上证观察家

      近日,市场有关央行再次加息的传闻日盛,那么,央行到底应不应该加息?一种观点认为,加息的条件已基本具备。长期的负利率水平会加剧通胀预期,因此,应通过加息这种有效的手段反通胀。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应该为当下严厉的信贷管制松绑,积极支持私人部门企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产业转型,通过生产率的提高消化成本上升的压力,而不是外移导致通胀的扩散。

      ⊙陈波翀

      

      早在中美第四次战略经济对话期间,央行行长周小川就明确表示,油价、电价上调之后,加大了通胀的压力,央行有可能会采取更强硬措施应对。此番言论一出,市场自然排除了近期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加大了对人民币升值及加息的预期。

      上述预期显然不无道理。至少有四个方面的原因,加剧了市场对通胀的担忧。其一,6月19日发改委宣布上调油价及电价,本已高企的PPI可能会继续冲高。其二,进口铁矿石基准价格最高上涨96.5%,意味着钢铁的生产成本会大幅度提高。其三,原油期货价格再次大涨,并首次突破140美元/桶大关。其四,全国范围内灾害性天气频发,粮食、蔬菜价格可能会出现反弹。

      面对6月份可能走高的CPI,央行的选择自然成了市场关注的焦点。众所周知,通胀一般分为成本型和货币型两种,前者与市场的过度需求有关,后者则表现为货币的过度供给,也就是所谓的流动性过剩。针对货币型通胀,央行往往会采取诸如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信贷窗口指导等数量型工具,抑制货币投放的过快增长。而对于成本型通胀,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比较有限,基本上集中于加息及本币升值。人民币升值对缓解成本型通胀有积极作用,但效果并不明显。毕竟原油、粮食等大宗商品的价格涨幅,要远远高于人民币升值的速度。加息则因对需求的抑制作用明显,往往成为世界各国应对通胀的政策首选。

      究竟央行该如何选择呢?首先,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不大。原因有三方面,其一,17.5%的存款准备金率已接近理论上限。根据监管要求,商业银行贷存比为75%,假定存款准备金率上调至20%,仅5%的备付水平已经略显捉襟见肘。其二,反复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令政策效果大打折扣。年内央行先后5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回收流动性约2.3万亿元,但前5月人民币存款就增加了4.17万亿元。其三,过高的存款准备金率令中小银行不堪重负。

      其次,未来通胀压力主要表现为成本推动。5月份,M2同比增速再次反弹至18.07%,反映了货币型通胀的压力在逐步加大。其中,外汇占款过多成为主要推动因素。截至5月底,我国外汇储备为1.797万亿美元,较年初增长约2600亿美元,即便是以6.9的汇率水平计算,新增人民币的投放规模也接近1.8万亿元。6月7日,央行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目的就是对冲货币型通胀的压力。

      外汇储备继4月份创下750亿美元的单月增幅后,5月份回落至403亿美元,暗示热钱流入有放缓迹象。根据“热钱=外汇储备-贸易顺差-FDI”计算,一季度热钱规模大致在850亿美元,4月份为502亿美元,5月份则降至约120亿美元。而热钱流入趋缓,除了加强监管的因素外,更多的是热钱对人民币升值的担忧。6月份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持续走高,但对欧元汇率却基本保持稳定。

      由此可见,加息似乎已成为央行无奈之举。可为何又迟迟不见动静呢?央行的担忧无非集中于两个方面,其一是加息可能无效。6月25日,美联储议息会议宣布,维持2%的市场基准利率不变,市场加息预期落空。在美国进入加息周期之前,加息可能会导致热钱的加速流入,货币型通胀必然会再次抬头。其二,是对经济增长不利。过高的利息支出负担,会抑制企业的投资需求,经济增长有可能会放缓。

      事实上,加息的条件已基本具备。首先,美国维持基准利率不变,并不意味着就不会加息,只不过在经济增长与反通胀之间,暂时优先选择了经济增长。其次,同为“金砖四国”的巴西、俄罗斯、印度,均已不同幅度加息应对通胀。再次,1月—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20.9%,表明在货币紧缩背景下,经济依然保持了较快增长。此外,长期的负利率水平,无疑会加剧通胀预期,刺激居民消费及企业投资,并不利于缓解通胀压力。因此,即便是牺牲一点点经济增速,以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反通胀,加息又有何不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