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时事天下
  • 5:观点评论
  • 6:路演回放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股市
  • A3:金融
  • A4:金融机构
  • A5:基金
  • A6:货币·债券
  • A7:期货
  • A8:专栏
  • B1:公司封面
  • B2:上市公司
  • B3:中小企业板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7:信息披露
  • B8:上证商学院
  • C1:理财封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港股直击·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股民学校/高手博客
  • C8:地产投资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环球财讯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2008 年 7 月 2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6版:货币·债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6版:货币·债券
    浮息债招标测试加息预期有多强
    蓄意“空袭”?
    加不加息在两可之间
    告别四连阳 人民币小跌
    公开市场操作“走过场” 昨仅回笼45亿元
    油价持续高企 日元恐难走强
    汇市焦点转向关键数据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蓄意“空袭”?
    2008年07月02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琢磨
      ⊙琢磨

      

      上周国债收益率升幅不小,尤其是长期国债,跌得很多机构心理发慌。近期影响债券市场下跌的利空因素很多,如资源价格改革导致长期通胀压力加大、央行领导讲话导致加息预期增强、大幅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季度末资金紧张等等,只是大家已经养成了忽视利空的习惯,才对下跌有些心理上的不适应。

      上周外电一篇“对冲基金豪赌中国升息”的报道引起了业内的关注。文章对外资在境内债券市场做空固定利率,同时在境外进行风险对冲的路径进行了描述。部分投资者猜测,此次下跌行情不排除有机构做空的可能。

      上周中、长期国债双边报价大面积被点,应该是有一定实力的机构所为,时点上选择了利空消息及加息预期集中、市场资金紧张的时间点,品种选择上瞄准了债券市场基准品种国债,期限结构选择了过于平坦、但利率敏感度高的收益率曲线的中、长期端。市场环境有利、时点选择和锲入品种合理准确,投资操作的同时舆论配合默契。

      如果真有机构进行有计划做空,本人表示敬佩,因为做空比做多更需要勇气和智慧。如果计划完善,应该还有推高金融债和企业债的后续方案。

      其实做空一次也没什么不好。财政部发行200亿元的3年和5年期凭证式国债利率分别为5.74%和6.34%,而目前大幅下跌了30个BP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也不过4.5%附近。是财政部不够精明还是我们太傻?是皇帝的新装还是掩耳盗铃?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果国债二级市场的收益率能达到凭证式国债的水平,我们固定收益产品的投资收益会提高很多,投资运作的腾挪空间会更加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