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特别报道
  • 4:观点评论
  • 5:金融·证券
  • 6:时事
  • 7:上证研究院
  • 8:金融
  • A1:公司封面
  • A2:上市公司
  • A3:特别报道
  • A4:特别报道
  • A5:特别报道
  • A6:产业·公司
  • A7:公司调查
  • A8:特别报道
  • A9:上证研究院·经济学人
  • A10:信息大全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B1:理财股经
  • B2:开市大吉
  • B3:股金在线
  • B4:股民学校
  • B5:维权在线
  • B6:信息披露
  • B7:专栏
  • B8:书评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基金一周
  • C3:基金·封面文章
  • C4:基金·基金投资
  • C5:基金·基金投资
  • C6:基金·投资基金
  • C7:基金·投资基金
  • C8:基金·投资者教育
  • C9:基金·投资者教育
  • C10:基金·私募
  • C11:基金·海外
  • C12:基金·数据
  • C13:基金·数据
  • C14:基金·互动
  • C15:基金·研究
  • C16:基金·对话
  •  
      2008 年 7 月 7 日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C10版:基金·私募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C10版:基金·私募
    阳光私募: 盛夏6月苦过寒冬
    私募也做
    年中净值?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阳光私募: 盛夏6月苦过寒冬
    2008年07月07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弘文
      由于投资策略上的不同,阳光私募成绩各有差异,但盛夏季节,整个私募感觉到的不是酷热而是寒冷
      七成以上阳光私募产品进入亏损状态

      刚过去的6月是阳光私募基金兴起以来业绩最差的一个月份。

      根据本报基金周刊的统计,截至7月3日,在深圳国投、平安信托、中融信托、中投信托等公司发行90余只阳光私募信托产品中,有71.39%的信托产品最新公布的累计净值低于发行时的面值。其中,亏损最大的单只产品净亏幅度达到了55.69%。

      ⊙本报记者 弘文

      亏损率

      首超70%

      亏损面超过七成,这在阳光私募基金全面暴发增长以来还是首次,某种程度也说明了刚过去的半年,资本市场是怎样的惨淡。

      一项简单的统计是,截至上周末,上证指数自年初以来下跌了49.26%,深证成指下跌了47.35%,沪深300指数下跌了48.64%,上证50下跌了50.86%,红利指数下跌幅度达到了51.67%。

      作为以资本市场为主战场的“阳光私募”产品,也难逃系统性风险的影响。

      根据统计,截至上周末最新公布的净值状况,业内共有12只阳光私募产品亏损率超过40%。其中,跌幅最大的鑫鹏1期信托,成立以来的累计净值收益率为-55.69%。(统计涵盖深圳国投、平安信托、中融信托、中投信托等公司发行的部分“深圳模式”阳光私募产品)。

      累计净值跌幅较大的阳光私募产品还包括,睿信3期、龙票1期、道合2期、君丰1期、银信宝、睿信2期、林园2期、开宝1期、龙腾证券等12只私募产品。

      上述跌幅较大的阳光私募产品,大多成立于2007年11月以后。仅有深国投-睿信2期、深国投-睿信3期两只产品的成立期早于2007年1月,这似乎印证了,在市场热情高涨时候买入和申购的产品,阶段性风险会明显的提升。

      值得宽慰的是,即便在7成累计亏损的阳光私募产品中,有三分之一是在最新一期净值中最终跌破发行面值的,其表现和市场近一阶段的极端表现有关。而2006年底前发行的阳光私募产品,无一亏损,长时间投资的优势再度体现。

      短期内

      收益全面告负

      和累计净值收益率得明显分化相比,阳光私募产品最新一期的月收益则几乎全面告负。

      根据最新统计,最近一个月,阳光私募产品中净值下跌幅度最大的达到29.77%,第二名达到29.23%,超过同期上证指数的波动8至9个百分点。

      相关信息显示,私募产品和指数基准的收益率差距主要是由于阳光私募产品投资集中度更大,波动率更大所致。

      在最新一期的净值表现中,只有7只产品的收益率为正。其中,结构性产品1只,非结构性产品6只,分属3个投资顾问公司。他们分别是星石投资、武当投资和诺安基金,其中,诺安基金管理的是1只结构性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有38只阳光私募产品,上一期的净值表现亏损幅度在0%至 -10%之间。和同期-15%至-22.4%的市场指数表现相比,跌幅明显收窄,体现了阳光私募产品更加重视追求绝对收益、获得超越指数表现的收益特点。

      而仍然有18只信托产品在最近一期的净值表现中,跌幅大于20%。由此可以预计,上述部分产品,至今仍然维持了一个高仓位的投资策略。而根据国外经验,长期坚持稳定的高仓位策略,虽然波动幅度较大,但未来仍然有获得超越市场收益的可能。

      灵活性投资风格

      近期占优

      

      在经历了上半年的市场考验之后,各类阳光私募基金的投资风格日益明显。而这也直接导致了阳光私募产品中期收益率的分化。

      根据本报基金周刊统计,在运营满6个月的50只阳光私募产品中,最近6个月收益率为正的包括深国投-武当1期、深国投-亿龙中国2期 (亿龙泓湖)、 星石2期、星石1期和 星石3期等5只产品(截止日期不同)。

      另外,包括亿龙中国 (亿龙长江)、新同方、天马和民森B号在内的4支产品的6个月亏损幅度仍然小于10%,相比同期的市场指数跑赢在40个百分点上下。

      上述9只产品的投资顾问分别为涌金咨询、武当投资、星石投顾、天马资产、民森投资、新同方投资等投资顾问公司。

      与之相反,部分坚持从下至上、长期持有的私募基金管理公司在近6个月中净值下跌明显。诸如,明达投资担任咨询的明达信托、明达3期产品;东方港湾担任咨询的马拉松信托、睿信投资担任顾问的睿信2期、睿信3期、睿信4期,以及平安价值投资1期等产品。

      上述产品中有部分在过去2年的牛市中有良好表现,最近半年的投资弱势与投资风格和阶段市场不完全匹配的因素有关。

      资产配置

      成为最关键原因

      除去投资风格以外,能否在过去半年中尽量保持低仓位,成为了净值表现的关键步骤。

      根据本报基金周刊统计显示,在过去6个月表现较好的几只信托产品,70%属于轻仓特点明显的基金产品;30%的股票仓位预计在中游。甚至有个别信托产品出现了明显的空仓操作,其净值表现和股票型产品相距甚远。

      与之相反,跌幅较大的信托产品的资产配置比例明显的体现为两个方向。

      方向之一是,长期的高仓位投资策略,这一点在由下至上型投资产品中表现得格外明显。上述产品坚持通过优选品种的方法来规避股市的不确定风险。但是在A股市场近阶段中,受到市场系统性风险印象特别大

      方向之二是,反复的进行仓位调整,同时构造的组合亦有超出市场跌幅的表现。这在一些新成立的投资顾问公司中比较明显。上述看似灵活地投资策略,在组合管理人判断错误时,常常在市场的反复波动中落于被动之中。部分净值跌幅领跌全行业的公司,恰恰是后者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