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特别报道
  • 4:观点评论
  • 5:金融·证券
  • 6:时事
  • 7:上证研究院
  • 8:金融
  • A1:公司封面
  • A2:上市公司
  • A3:特别报道
  • A4:特别报道
  • A5:特别报道
  • A6:产业·公司
  • A7:公司调查
  • A8:特别报道
  • A9:上证研究院·经济学人
  • A10:信息大全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B1:理财股经
  • B2:开市大吉
  • B3:股金在线
  • B4:股民学校
  • B5:维权在线
  • B6:信息披露
  • B7:专栏
  • B8:书评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基金一周
  • C3:基金·封面文章
  • C4:基金·基金投资
  • C5:基金·基金投资
  • C6:基金·投资基金
  • C7:基金·投资基金
  • C8:基金·投资者教育
  • C9:基金·投资者教育
  • C10:基金·私募
  • C11:基金·海外
  • C12:基金·数据
  • C13:基金·数据
  • C14:基金·互动
  • C15:基金·研究
  • C16:基金·对话
  •  
      2008 年 7 月 7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7版: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7版:专栏
    也许,新一轮全球紧缩浪潮逼近
    西方媒体
    为何
    偏好“负面”报道
    去英伦慈善义卖店淘宝
    当今之世,谁也做不了救市主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西方媒体为何偏好“负面”报道
    2008年07月07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袁晓明 沈飞昊
      ◎袁晓明

      管理咨询顾问,专栏作者

      现居美国达拉斯市

      中国这次对四川地震灾区现场前所未有的开放,大大超出西方媒体的预料。这样的开放,一方面让西方世界能够尽可能真切地了解地震灾难实情和救灾进展,另一方面,也是表明中国方面愿意坦然接受西方媒体对救灾工作的观察和评议。

      在今天的世界上,四川大地震这样的大灾难已经不只是中国本身的灾难,而是一场全人类都在承受的灾难,所以有那么多国家的政府和民众都在参与救灾,中国也不再强调这是国家内部事务,而以灾区民众的生命和恢复生活常态为最高诉求,全面接受、甚至呼吁来自全球各国的捐款和救助,并邀请俄国、日本等国的专业救援队伍加入救援。在本次救灾过程中,除了中国政府的快速反应得到国内外的肯定外,中国在媒体开放、接受国际援助上得到了国外媒体的赞扬。正是因为中国对灾区报道的开放,在地震后的一段时间内,美国媒体一直把中国大地震列为头条新闻。

      既然对外国媒体开放灾区报道,中国就已经做好了面对外国媒体正面、负面的报道准备。事实上,一方面,不少外国媒体确实对中国政府的救灾工作给予大力赞扬,另一方面,外国媒体也不会放过救灾中暴露出的问题,以及救灾中存在的问题。比如,《纽约时报》等报刊就很关注灾区学校建筑倒塌、死难学生家长要求法律诉讼等问题。

      西方媒体对所谓的“负面”报道有特殊偏好,是有历史传统的,并非只是针对中国有如此的报道倾向。对美国国内的各类问题,美国媒体从来就是对准焦距穷追猛打。比如《纽约时报》就对伊战争中美军的虐俘丑闻做了一百多次封面报道,2005年飓风灾难之后,对政府救灾不力以及造成堤坝倒塌的原因反复追问,全面追踪。美国媒体在赞美、歌颂上显得非常吝啬,其实,美国媒体对于本次中国地震救灾中的突出表现给予了更多的肯定,但出于西方媒体的本性,他们不会满足于对任何政府行为的肯定和赞扬,他们有挑刺的本性,更愿意把问题呈现在社会和政府面前。

      考虑到CNN前一段时间在西藏事件上的表现,CNN应该非常感谢中国政府对其在地震灾区报道上的开放,但从一开始CNN的报道就聚焦在救灾中存在的问题上,比如记者连续发回一些地区的受灾民众几天没有得到救助的系列报道,在该系列的最后一集报道中,CNN特别指出,灾民并没有多大抱怨,并报道了救援部队到达后给灾民们提供了救助。CNN的这种报道思路,其实反映了美国媒体的一个基本立场,那就是媒体最需要的是支持那些弱者,并为他们呼吁,进而帮助他们获得救助。在地震灾难中,受灾民众当然是最需要救助的弱者。在CNN的那个发自灾区的报道中,并没有特意去谴责救灾不力的责任方,而是比较客观地把救灾中存在的问题呈现出来。

      对于西方媒体关于学校建筑倒塌那样的“负面”报道,国内媒体上有一些比较强烈的反映,有媒体称,西方在地震后对中国有同情,但现在又开始挑中国的毛病了,也有中国有名的文人在博客上称,西方媒体又开始反华了。不容否认,西方的确有反华势力,媒体上也有他们的代言人,但把西方媒体对中国的“负面”报道都定义为反华,不能不说是一种极端的思维,并不符合中国开放媒体报道的思路。难道中国政府向西方媒体开放灾区报道,就期望西方媒体只是来赞扬我们的救灾工作,而不报道救灾中存在的问题吗?当然不是。开放灾区报道就是欢迎所有如实的报道,对于不真实的报道,当然需要严正驳斥,但不能一看见“负面”的报道,就给西方媒体的报道定下一个“反华”的性质。此外,世界上有哪一个政府能够就把事情做得十全十美的呢?美国政府在救灾工作中犯了许多错误,中国政府在救灾上也需要有加强的地方。从某种意义上说,西方媒体的负面报道也能帮助政府改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