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2008年第一季度业绩依旧优良。截至2008年7月9日,境内及境内外上市公司合计1609家。除*ST威达(000603.SZ)未公布业绩外,其余1608家上市公司主要财务指标为:每股收益0.1173元,每股净资产2.9159元,经营活动产生的每股现金流量0.1149元,净资产收益率4.0244%。其中,1588家上市公司公布的同期对比数据表明:营业总收入24,853.91亿元,同比增长28.32%;利润总额3,012.30亿元,同比增长8.67%;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38.77亿元,同比增长20.22%;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59,927.57亿元,同比增长53.77%;负债及股东权益总计356,319.92亿元,同比增长31.3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532.66亿元,同比增长-1.59%;股本19,753.84亿元,同比增长24.20%。2007年的大规模直接融资导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和股本的增幅超过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增幅,因而1588家上市公司2008年第一季度主要盈利指标并无增长:每股收益0.1133元,同比增长-3.20%;每股净资产3.0337元,同比增长23.81%;经营活动产生的每股现金流量0.1282元,同比增长-20.77%;净资产收益率3.7358%,同比增长-1.0424个百分点。但就绝对数据而言,这样的盈利能力已经属于上乘。
全部上市公司2008年中期业绩可望平稳增长。其理由主要为:权重很大的银行业上市公司中期业绩预计大幅增长,多数上市公司业绩平稳。因而,如无意外,中期业绩应是第一季度的2倍以上。按指定媒体的统计口径显示,2008年7月7日A股加权平均市盈率为24.20倍。因此,全部上市公司2008年中期业绩公布后,在股价不变的前提下,A股加权平均市盈率可能还会有所下降。
要辩证地看待当前的物价上涨与股市的关系。当前,居民日常消费价格不断上涨,企业的生产资料价格也少有回落。人民币正处于对内贬值中。既然同等数量的钱买到的东西少了,那么,我们就不能以上一轮熊市的价格与本轮熊市的价格作简单的比较,上市公司的每股收益也应该水涨船高。
1990至2006年,上市公司每股收益主要在0.2元上下徘徊;2007年,情况突然起了变化。截至2008年7月9日,我国上市公司合计1706家。除*ST威达(000603.SZ)、沈阳公用发展(00747.HK)、长春达兴药业(08067.HK)、上海青浦消防(08115.HK)未公布业绩外,其余1702家上市公司每股收益0.4130元,比2006年的0.2601元增长58.81%。2007年上半年以来,物价上涨速度有所加快。总体看,受此影响,上市公司的销售收入和销售价格都在上扬。这一因素放大后,上市公司每股收益必然提高。按现行会计准则,上市公司净资产不能重新评估。这又导致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的上升,类似纸上富贵。但不管怎样,上市公司每股收益伴随物价的上涨而增长,将给投资者提供一定的底气。
据报道,中国证监会正在酝酿对《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再作修订。修订主要涉及新增6个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其中包括: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取得的投资收益。作为一个监管指标,非经常性损益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企业首次公开发行与上市公司再融资的资格。因此,其外延的扩大,被业内人士视作证券市场融资门槛提高的一个信号。而上一次即2007年对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1号的修订中,短期投资损益刚刚被剔除出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也没有作为非经常性损益项目。
上市公司纸上富贵式的净资产收益率,给政策限制“圈钱”带来可能。上市公司2007年净资产收益率达14.6362%。而现行的向不特定对象公开募集股份(简称“增发”)和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政策,包含“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百分之六”(《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第十三、十四条)这样的要求。按当前的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有近1300家上市公司可以跨越这道门槛,因而有些形同虚设。这样,随着上市公司业绩的增长,再融资门槛提高的可能性正在增大。
市盈率可能下降、再融资门槛可能提高,能否引起投资者的进一步关注,并反映到二级市场行情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