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国际期铜价格再度发威,盘中创下8940美元/吨的历史最高纪录。究竟是什么原因推动铜价勇创新高?
除了业内此前公认的“美元贬值说”外,海外媒体日前再爆“中国隐性库存说”。《华尔街日报》中文版8日报道称,中国各港口仓库中秘密存放着大量铜,并认为这是推动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铜价创出历史新高的重要力量。在谈及这部分隐性库存的数量时,华尔街日报做出了“至少20万吨”的估算。
对此,国内相关人士表示,中国港口确实存在一定数量的“隐性铜”,但高达20万吨的数量实属耸人听闻。最新数据显示,伦敦金属交易所7月9日的铜库存仅为12.43万吨。
国际库存走低引猜疑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业内人士对于全球铜需求的判断转为悲观,相当一部分分析师认为,美国经济放缓将导致铜需求出现下降,从而使得偏高的铜价陷入跌势。
不过,最近数月来,伦敦金属交易所的官方铜库存一直在稳步下降,与分析师们的预期背道而驰。铜究竟去了哪里?《华尔街日报》日前报道称,市场人士确信,铜流向中国。“国际金属贸易公司驻中国的代表表示,他们见到有大量铜被运送到港。来自国际铜生产商的人士,其中包括智利国家铜业公司(Codelco)驻中国消息人士透露,他们甚至派当地人员到港口估算到港的铜规模。”
“中国有超过300个主要的港口枢纽,其中200个为海港,128个向境外船只开放。对任何港口来说,观察人士都很难确切知道到港和卸货船只所装运的具体货物。”按照《华尔街日报》的描述,这些港口可能秘密“藏”有大量铜,虽然没有人能完全摸清这些库存的具体规模,但预期至少为20万吨,这样的规模足以支撑全球四天的消费量。“而秘密存储的铜有助于解释铜价走强的原因。”
隐性库存不是秘密
事实果真如此吗?多位市场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国存在一定数量的“隐性库存”并不是什么秘密,但“至少20万吨”的说法过于耸人听闻。“很多国家都存有隐性库存,新加坡、韩国都有,中国也不例外。”一贸易商告诉记者,据业内的普遍判断,中国隐性库存规模大约在四、五万吨左右,并没有十分“出格”。
所谓“隐性库存”,是相对于期货交易所的“显性库存”而言。目前全球比较有影响力的期铜交易所,伦敦金属交易所、纽约商品交易所和上海期货交易所等均会定期公布指定仓库库存。除交易所定期公布的显性库存外,还存在相当数量的“隐性库存”,是指全球范围内生产商、贸易商和消费商手中持有的库存。由于这些库存不会定期对外公布,因此难以统计,故一般只以交易所的库存进行衡量。
“在宁波港、上海港的仓库里,存有一定数量的隐性库存。”贸易商记者表示,这些货物不报入海关,因此不会显示在中国海关的统计数据中。
部分库存转成热钱流入
业内人士向记者介绍了隐性库存的三大用途。第一是用来“转口”,是指国内进口企业与海外供应商签订进口长单,把已进口至国内保税仓库的铜,重新转手至海外的一种贸易形式。当国际铜价远远高于国内铜价的时候,贸易商进口会发生亏损,还不如转口拿到国外去卖掉。第二是被国际对冲基金用来当作操纵铜价的借口,每当对冲基金试图发动行情的时候,中国隐性库存的“灵活”运用可从一定程度上掩盖或扭曲真实的供求形势。
“第三则是热钱流入中国的一种方式。一些海外资金试图进入中国博取汇率和利率双升值的收益,把自有铜的所有权划转至国内贸易商名下,并假借国内贸易商的名义进行虚假出口。通过这种自卖自买的方式,外资将美元流入境内并进行结算成人民币,铜则长期滞留港口内;等到热钱结束套利时,再通过进口这部分铜的方式反向操作一次,最终带着美元和铜从中国撤离。”业内人士表示,这种方式具有较强的隐蔽性,也是有关部门近期严厉打击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