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策略·数据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封面
  • B1:公司封面
  • B2:上市公司
  • B3:创业板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专栏
  • B7: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8:汽车周刊
  • C1:披 露
  • C2:信息大全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2008 年 7 月 11 日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A8版:理财封面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8版:理财封面
    三连阳后尾盘跳水 反弹行情乍暖还寒
    短调不改
    上升趋势
    通胀形势与股市政策
    尾盘放量急跌为哪般
    细节决定成败 策略重于理念
    今日视频·在线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通胀形势与股市政策
    2008年07月1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阿琪
      ⊙阿琪

      

      基于南方部分地区房价大跌给银行以及上下游产业带来的风险,政策面的调控基调已经从之前的控制房价上涨转变为稳定房地产市场。这个基调的改变很难说是因为房价跌到位了,或者说在政策层面上又看好房市了,更多的因素可能在于之前人们常说的房地产“绑架”了经济与金融,真是一语成谶。

      同样,在股市深幅下跌、市场屡次自救反弹无功而返之后,目前股市中的各个主体都已经把希望寄托在救市政策上。在股票被深套之后又回到菜市场卖菜的小生意人仍在期望:反正奥运会之前,利好政策总会把股市托上去的。一些专家学者在多次预测失误之后也在期待:今年是改革开放30年,为了展示改革开放的成果,股市在政策作用下总会有好的表现。连一贯以理性著称、以专业的深度研究为投资依据的QFII机构和基金公司等也开始纷纷分析和预期政策救市的可行性、会出台哪些救市方案。在股市持续低迷之后,促进稳定发展已经成为新词汇,连投资者教育的宗旨也从之前的“风险教育”转变为“机会教育”。很显然,百姓的财产、机构的饭碗、专家的权威等都已被“绑”在大跌之后的股市中。经历了抄底“越抄越套”之后,市场已陷入了整体性悲观状态,绝大多数投资者已如惊弓之鸟,投资思维与行为也已被“救市政策”思路所绑架。

      正所谓期望越大,失望越大。我们如果把有关股市的大政策、小政策与股市行情以及投资者生态结合起来看,会惊异地发现,在本轮股市大跌中因受套被锁定的社会流动性规模远远超过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以及通过公开市场回收流动性的总规模,因此,完全可以这样认为,在前两年的牛市发挥了吸收超额社会流动性“蓄水池”的功能之后,股市行情的大跌在高通胀形势下又发挥了“储藏室”的功能,从而为抑制过热、遏制通胀的宏观调控取得成效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可能就是人们所期待的“救市政策”迟迟难以露面以及各类投资者高度关注通胀形势的根本原因所在。

      与房地产价格下跌会向银行和上下游产业传导风险从而导致调控政策放松所不同,只要通胀压力没有明显缓解,股市的“储藏室”功能恐怕还得继续发挥作用,毕竟股市要服从于整个经济和金融的大形势。因此,“通胀压力不解,救市政策难出”将可能是后阶段股市政策变动的方向标。此外,如果单纯为了托高指数而采取一些行政措施来救市,一方面会重回“政策市”的老路;另一方面,救市只能人为地改变短期行情的运行轨迹,并不能完全改变整个市场的经济背景和运行基础。所以,目前与其推测何时能有救市政策出台、有什么样的救市政策出台,还不如以行情的估值水平以及公司的切实投资价值,结合通胀趋势的变化作为制定投资策略的指导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