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观点评论
  • 6:时事
  • 7:开市大吉
  • 8:理财股经
  • A1:公司封面
  • A2:上市公司
  • A3:公司调查
  • A4:产业·公司
  • A5:信息大全
  • A6:信息披露
  • A7:信息披露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基金一周
  • C3:基金·封面文章
  • C4:基金·基金投资
  • C5:基金·基金投资
  • C6:基金·投资基金
  • C7:基金·投资基金
  • C8:基金·投资者教育
  • C9:基金·投资者教育
  • C10:基金·营销
  • C11:基金·专户
  • C12:基金·数据
  • C13:基金·数据
  • C14:基金·互动
  • C15:基金·研究
  • C16:基金·对话
  •  
      2008 年 7 月 14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1版:头版
    下一版  
    pdf
     
     
      | 1版:头版
    券商最新评级出台 AA级扩容至10家
    大陆赴台游首发团游客结束旅程全部返回
    浙江“钱庄”将逐步合法化
    经济过热风险式微 宏观政策或适时微调
    版面导读
    楼市调整压力加大,如何看待地方“救市论”?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经济过热风险式微 宏观政策或适时微调
    2008年07月14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谢晓冬
    ——宏观调控下的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系列述评之一

      编者按:

      沪深股市经过前期的大幅度回落之后,近期在相对的低位呈现出欲上又下、欲进又止的小幅震荡之势。这一现象的背后,是投资者对未来宏观经济运行趋势、宏观调控政策取向不确定性的疑惑:经济增速会继续下滑吗?通胀压力会继续加大吗?货币政策是否会作出大的调整?财税政策如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资本市场制度建设如何推进?上市公司业绩是否支持目前的股价水平?从今天起,本报将推出一组记者述评,对上述问题予以解析,以期对投资者有所助益。

      ⊙本报记者 谢晓冬

      

      最近一段时间,伴随着决策层的大规模基层调研,有关未来宏观调控政策宜适当进行调整的呼声渐起。此间背后,则是出口减速、企业成本上升、就业压力加大、中小企业渐临生存困境等一系列突出问题,所引发的人们对于中国经济是否会“硬着陆”的担忧。

      宏观调控何去何从,现时显然到了一个关键路口。

      不过大部分专家认为,中国经济的减速水平仍在预料之中。这其中既有经济的周期性因素,也有宏观调控的作用使然,国民经济总体上正朝预期方向发展。鉴于此,年初确定的从紧货币政策和稳健的财政政策组合仍有必要维持。

      不过新出现的一些问题也需要我们在政策上适当做些微调,通过准确把握调控的方向、力度和节奏,避免经济在减速的同时出现大落的风险,通过继续推动中国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模式转型,促进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硬着陆”风险不可不防

      数据显示,去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达到11.9%,同期CPI也达到了4.8%,从而引发了经济过热的担忧,从紧货币政策正由此出台。进入今年以来,经济增速开始回落,一季度GDP增长为10.6%,比上年同期回落1.1个百分点; CPI虽然一季度达到了历史性的高点8.0%,但二季度以来也正逐步回落,经济运行总体在朝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

      但一些细分指标显示,经济增长大落的风险正在出现。例如尽管近几个月,全社会商品零售额增长率创下了12年来的最高(年同比22%),但除去价格因素,其只在13%-14%之间,与过去几年基本持平;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虽然维持在25%的高位,但其实际增长率已明显下降并处于5年来的最低水平;出口数量(而非金额)的增速则出现了大幅度下滑,从2007年初的25%左右降至最近的15%。

      对此,雷曼兄弟中国经济学家孙明春博士指出,目前的出口和投资增长放缓事实上主要是因为一些国内政策调控的结果,如:央行的信贷紧缩、人民币升值、取消对出口商的优惠政策以及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等,而全球经济减速对中国的影响还未充分显现。他预计,随着出口增速的急剧放缓,下半年中国可能会暴露潜在的产能过剩问题,而这将对消费和投资的增长造成第二轮的负面效应。中信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诸建芳博士也认为,从目前情况来看,经济过热的风险已经较小,减速态势已经比较明显。相反,如果继续保持目前的政策状态,经济下行的风险则可能会加大。(下转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