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欧洲学会副秘书长
欧洲中央银行上月刚刚度过10岁生日,而回顾世界上最年轻的货币——欧元从酝酿、诞生直到现在被15个国家和3.2亿人使用的历史,不能不令人感慨万千。
欧元是欧盟政治
和战略考虑的产物
欧元的设想刚出台时,包括著名的经济学家在内的许多人对它都不看好。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马丁·费尔德斯坦欧元将激化欧盟内部的矛盾,甚至导致战争的论断被媒体和专业人生广泛引证,欧元似乎在还没有诞生的时候就被判了死刑。
按照经济学常识,要求经济情况千差万别的10多个欧洲国家使用同一种货币,各国还必须把国家主权的一部分——制定货币政策的权力交给独立的欧行,这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更何况,欧盟的前身——欧共体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为了协调各成员国汇率政策而搞的欧洲货币体系就不太成功。面对猛烈的国际金融风波,欧洲货币体系未能帮助英镑和意大利里拉避免大幅贬值。
然而,对欧元的前景表示悲观的人们忽视的一点是,欧元是政治和战略考虑的产物,不能用任何纯经济理论来解释。欧元最初是法国总统密特朗和德国总理科尔提出来的,它的历史使命是要通过单一货币进一步促进欧洲一体化,从而防止欧洲国家不再因为由经济利益差异而产生民族矛盾而诉诸武力。从这个意义上说,事实上,战后欧洲一体化的第一推动力就是为了维护欧洲和平,特别是防止德国重新成为颠覆欧洲安全的军事大国。正是出于这个目的,欧洲一体化的第一个重大成果是建立欧洲煤钢联营,其宗旨是统一控制和分配作为各成员国军事工业的主要成分——煤炭和钢铁的生产。1989年11月柏林墙倒塌突然使欧洲各国看到德国的重新统一即将成为现实,往日的梦魇又开始困扰欧洲了。在19世纪中叶以后曾经三次受到德国侵略,两次沦亡的法国尤其不安。当时的法国总统密特朗为了阻止德国统一曾向戈尔巴乔夫恳求:只要苏联不从东德撤军,法国将向苏联提供比德国更多的援助。但是,密特朗的恳求被苏联拒绝。
据1998年2月德国《明镜》周刊披露,密特朗最后在与西德总理一对一的谈话中提出了“用马克换东德”的建议;即波恩放弃本国货币马克,同意采纳欧洲单一货币,从而将德国经济与整个欧洲经济融为一体,消除德国崛起后脱离“欧洲大家庭”,自行其是的隐患,法国则将同意东德并入西德版图。具有战略眼光的科尔接受了密特朗的建议。为此,科尔在1995年的一次电视演说中强烈呼吁德国民众忍痛放弃有“战后德国经济奇迹的象征”美称的马克,采用前景不明朗的欧元。科尔强调,德国选择欧元,就是在即将进入21世纪时选择和平。在法德两国的大力推动下,欧元启动时15个欧盟成员国有11个国家同意加入欧元区。
欧元经历了坎坷的历程
欧元诞生初期确实也不顺利。先是为制定欧元的“行为规范”,欧盟各国吵得不可开交,最后,各国为迁就德国政府和民众,不得不同意基本以德国传统的货币政策为蓝本而制定稳定欧元的各项指标。接着,德法两国又为了谁当欧行行长而明争暗斗,后来达成的妥协是先由荷兰中央银行行长杜伊森伯格先当两年行长,然后再由法国中央银行行长特里谢继任。欧元诞生后不久,汇率一路走低,从最初的1.16美元比1欧元下降到0.86美元比1欧元,金融市场出现了抛售欧元的现象。欧元取代各国货币进入流通后,厂商乘机涨价,消费者怨声载道。出乎人们预料的是,先前强烈主张实行紧缩货币政策的德国居然突破了稳定欧元的多项指标,使欧元的前景更加黯淡。而且,欧行的领导班子内部意见分歧,各个成员对外乱发议论,行长杜伊森伯格几乎成了有职无权的“光杆司令”。
麻烦还来自大西洋彼岸,美国对欧元也疑窦丛生:既担心欧元同美元争夺国际货币主导权,又担心欧元成为欧洲一体化的发动机,促使欧盟从货币一体化走向财政一体化,最后形成防务一体化在内的全面一体化,欧盟成为同美国平起平坐的“世界强权”。有的美国媒体(如《巴尔的摩太阳报》)就惊恐地预言:一个欧洲合众国已出现在地平线上。
人们对欧元的担心
没有成为现实
10年后的今天,人们对欧元的各种担心都没有成为现实。欧元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站稳了脚跟,成员国由最初的11个增加到15个,今年4月22日,欧元的汇率上升到1.6美元比1欧元。欧行的独立地位得到成员国的尊重,决策和运转机制健全了,对外以“一个声音说话”。由6人组成的欧行执行董事会的能力和效率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去年欧行在一天内就化解了欧洲货币市场供应短缺的危机。由于欧行坚持推行紧缩的货币政策,美国次贷危机对欧洲的冲击迄今仍在可控范围内。欧元在国际储备货币中所占的比重明显上升,但美元的地位并没有受到威胁,因为支撑美元的美国超级大国地位以及无与伦比的优势地理位置,都是欧盟所不具备的。
与此同时,令欧洲一体化的怀疑论者感到放心,而令支持者感到失落的是,欧元也没有成为欧洲一体化的强大推力。欧盟委员会前任主席普罗迪倡议的“超国家经济机构”,没人理睬,欧元区各国的经济政策仍然各行其是,千呼万唤的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仍然是“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目前还令人欣慰的是,德国总算没有成为“军事巨人”,支持欧洲一体化还是德国外交政策的头号重点。
欧元目前面临的挑战更加复杂
与过去的10年相比,欧元现在所面临的挑战可能更加复杂。首先,新成员国虽然条件远未具备,但都要求加入欧元区。出于政治和战略考虑,毗邻俄罗斯的波罗的海三国似有必要吸纳,但是此门一开,就难以拒绝条件更差的新成员国。其次,面对世界性的通胀压力,欧元控制物价上涨幅度在2%左右的难度更大了。
更艰巨的挑战是,欧元区国家间的经济状况差距扩大了。以单位劳动成本计算,如果假定1999年的欧元汇率是100,对于国际竞争力较强的德国来说,虽然欧元的汇率上升了,但是由于德国劳动生产率提高更多,欧元目前实际汇率低估了10%,对德国的出口有利,但又没有什么通胀风险。但是,对于国际竞争力较差的希腊、西班牙、葡萄牙和意大利等国,欧元目前的汇率却高估了20%至30%。近年来,连法国也感到欧元的坚挺难以承受。萨科齐总统已呼吁欧行降低欧元汇率,以刺激欧盟出口,但遭到德国总理默克尔的反对,欧行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欧元的支持者希望,欧元目前所遇到的挑战只是“成长中的烦恼”,特别是在美国次贷危机所带来的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中,欧元的成功对欧洲和世界经济都是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