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的电影市场看来需要冷静一下了。
在以《赤壁》为最新代表的中国式大片引领产业热潮时,多位业内专家在接受上海证券报采访时表示,从现有结果看,大片若囿于投资规模的盲目膨胀,则无法有效提升影片品质;同时,中国电影市场的狭小规模会进一步制约此类大制作的成本回收,使一些制片方不得不利用行政手段清空档期,维持票房。看似喧嚣的中国电影产业,实际正面临重重隐忧。
投资规模盲目膨胀
从《英雄》、《无极》到《赤壁》,中国影片的投资规模越来越大,炒作投资额度已经成为市场营销的手段之一。
公开资料显示,最新上映的《赤壁》共有多达17家出品方,中影方面对外宣布,影片的资金规模已膨胀至8000万美金,即超过5亿元人民币。此前舆论普遍认为巨额投入源于古装战争场面耗资巨大,但专家表示,更大原因可能是为了满足众多投资者“分一杯羹”的要求,资金涌入显得十分盲目。
“目前中国电影市场的情况就是很少有电影能真赚钱。所以碰到一部可能赚钱的片子,大家就都把钱往一个筐子里扔,希望能分一杯羹。”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尹鸿认为。尹鸿表示,从现有经验来看,巨额的资金未必真正消耗于影片制作中,影片质量并未达到应有的理想状态,“各方面都比较平庸。”上海联和院线有关人士介绍,“从观众反应来看,该片符合中国大片的一贯风格,票房在口水中高升。观众好像在自觉参与‘大家来找碴’的游戏,过程笑声不断。”
成本回收压力大
2007年,中国电影票房总额达33亿元,但根据美国电影协会公布数据,同年美国电影总票房为267亿美元,我国市场规模尚不及其一个零头。因此,市场容量是否有可能消化巨额投资所产生的风险就显得相当重要。
一般来说,作为影片收入重头的票房,由制片、发行和放映三方进行分账。据参与《赤壁》发行的业内人士介绍,分账通常由放映方占大头,比例高时能达到70%,而制片方则相对弱势,比例为30%-35%左右。上海联和院线表示,此次作为主要制片方的中影因为强势,所以分成比例达41%。
中影集团新闻发言人翁立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赤壁》两集国内总票房若能达到6亿就是“非常非常满意的成绩”了。若以期望中的最好成绩6亿票房以及41%的分成比例计算,包括中影在内的制片方能取得约2.46亿的分账收入,不到总投资额一半,必须依仗海外发行。
值得注意的是,6亿占2007年全国总票房近1/5,多位业内人士都表示“这个数字几乎不可能”。由于国产影片在国外的发行网络还很弱小,也还没有产生具有高号召力的明星,纵观此前国产大片的海外发行情况,实在不容乐观。
行政手段清理档期
海外发行需假手与人,结果无法控制,而国内发行对于强势电影企业来说,则相当便利。采访中,多位业内人士透露,为了尽可能累积票房,处于强势的制片方除了利用手中掌握的院线资源进行“垂直营销”外,还动用行政手段为大片扫除竞争者,清空档期。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周星向记者介绍:“现在中国电影业采取的方法是先重点扶植出寡头,靠一两部片子累积出高票房,然后期望带动整个行业发展。”因此,在市场运作之外再利用行政措施为影片清扫障碍就成为“必然”措施,而此现象在贺岁档表现得尤为明显。
强势如中影,影片成本回收尚且令人担忧,其他电影企业就更加需要艰苦奋斗。“资本是追着机会跑的。其实今天到场的各位,都还没有赚到钱,真正赚到钱了就不来了。”IDG创业投资基金创始合伙人熊晓鸽在6月举行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上,一句话道出中国电影的盈利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