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信息披露
  • 6:信息披露
  • 7:观点评论
  • 8:时事
  • A1:理财股经
  • A2:开市大吉
  • A3:上市公司
  • A4:产业·公司
  • A5:股民学校
  • A6:信息大全
  • A7:信息披露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B1:基金周刊
  • B2:基金·基金一周
  • B3:基金·封面文章
  • B4:基金·基金投资
  • B5:基金·基金投资
  • B6:基金·投资基金
  • B7:基金·投资基金
  • B8:基金·投资者教育
  • B9:基金·投资者教育
  • B10:基金·专版
  • B11:基金·海外
  • B12:基金·数据
  • B13:基金·数据
  • B14:基金·互动
  • B15:基金·研究
  • B16:基金·对话
  •  
      2008 年 7 月 28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7版:观点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7版:观点评论
    抑制通胀需要
    积极合理的财税政策
    呼唤新机制:
    保护投资人,激励创始人——单纯股改是不够的
    建立
    个人收入调查制度
    箭在弦上
    国际油价下跌只是暂时的
    减税能藏富于民
    更激发经济活力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减税能藏富于民更激发经济活力
    2008年07月28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倪小林
      ⊙倪小林

      

      呼吁减税声升高,意味着人们对经济调控的着力点,由关注货币手段转向财政手段,减税负成了必然选择。起因很大程度是因为,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数据,上半年全国税收同比增长30.5%;个人所得税完成2135亿元,增长27.3%。相对于经济已经出现的下滑势头,这组数据看上去有些扎眼。

      最近一个时期,经济界人士不断建议减税,理由不外乎两个,一是在高通胀时关注民生是经济发展要务,以民为本的社会,假如增加薪水有限,必当减其税负;二是在经济出现下行风险时,尤其在全球经济放缓,通胀已随全球化四处扩散,眼睛向内关注内需显得更为重要。此刻,分切蛋糕要更加精心与科学,在国民总收入中尽可能向个人或民间倾斜,以刺激内需。还有一点是隐藏在这两个原因背后的重要因素,中国需要在治理通胀的同时保持增长,保住经济的活力,这于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大国非常之重要。我们不能陷入发展的陷阱,为治理通胀而萎缩,走入亚洲当年金融危机之后的老路。

      还有一件事情虽然人们看法不一,但是企业老总纷纷表态主动降薪,其含义依然令人深思。纵观海内外,企业高管降薪的原因几乎都一样,因效益下降不得已而为之,而不是什么道义上的行动。目前全球经济都遇到一个共同的问题,如何保持企业的活力,企业高管降薪实际是在拷问企业的效益从那里来。另有一则消息报道中国石油因为成本上升效益下降,将要在未来三年内裁掉8万人。表面看来这些事件与减税没有关系,但是,在此时企业大面积裁员,对于经济负面影响可以想见。这个问题的解决出路,前不久经济学家吴敬琏老先生有一个说法“眼下到了该减税的时候”了。 眼下为何该减?从统计数字来看,连续18年来国家财政收入增长每年都超过了20%,远远高于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增长。长此下去,企业效益受影响,要靠内需拉动经济也很困难。

      我们必须注意,在今年上半年沿海地区因外贸出口受到发达国家不景气的影响,不少企业陷入困境,加之紧缩政策贷款受限,高利贷成为重要融资手段,对于民营企业无疑雪上加霜。更值得关注的是最近上海市公布的上半年经济数据中房地产对GDP贡献为负,而证券市场则为零。有市场分析人员将这一现象归结为:要注意经济下滑的风险在向内地蔓延。

      每当经济出现新动向,经济学家们会比较集中阐述同类问题,目前他们当中关注减税的确实不少。当我们在上半年调控手段主要集中在货币政策而效果已经显现的时候,过于收紧的措施必然受到挑战,虽然紧缩战略思路不变,但是在策略上也不得不有所转向。就货币政策本身而言,可操作的空间越来越小,此时税收所具有的杠杆功能就显得更加突出了。税收的激励作用是一个古老的经济学话题,只要实施减税措施,必然会刺激人们对于经济的热情恢复。比如所得税起征点提高,意味着稳定持续地增加低收入人群收入,有望增加部分内需。再比如,如果那些民营企业和民间创业能获得更加优惠的税收,扩大就业完全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