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真是很特别。现在,“维稳”成了各方关注的焦点。
在一个利益主体多元化的市场上,为什么要“维稳”?怎么“维稳”?谁来“维稳”?这是很现实的问题。从目前的市况看,股市稳定与否,不仅关乎市场本身,也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有直接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包括上市公司在内的机构主力,应当切实承担起对市场的责任,自觉担当“维稳”的表率。只有这样,才能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并为经济社会做出正面示范。
提出如上看法,与下面这则新闻有关。据报道,上半年,保险资金在债市与股市之间实施了资金“大挪移”。截至上半年末,保险资金对债市的投资比例,已从去年底的43%大幅上升至53.6%,增仓债券达2800多亿元。而股票(股权)投资比例,则由去年末的17.65%下降至上半年末的10.7%。初步测算,上半年约有1800亿元保险资金抽离A股市场。而如此作为,使上半年保险公司实现资金营收648.7亿元,收益率为2.41%。
这则新闻是什么意思?是说明保险公司有能耐、会运用资金?还是什么?在短短6个月时间内,用2800亿元增仓债券、又从A股市场抽离1800亿元,股市资金抽逃率近40%,最后收益率也只有2.41%,这是会避险、会赚钱的证明吗?这里,不想对此发表评论。
只是要说,当大量资金从一个市场抽离,再有投资价值的投资市场、投资品种,也会在短期内折损。而保险资金投入股市,到底是想搏短线捞一把就走,成为加大股市波动的投机力量,还是寻求长期收益、成为稳定市场的投资力量?这,不是一个多余的问题。
细心的分析人士,如果对保险资金在去年二季度以来的增仓情况,以及今年上半年以来的减仓情况,做一番对比分析,就会发现一个不得不让人疑惑的问题,这是机构投资者吗?是机构投资者该做的事吗?如果再进一步,对部分基金以及券商的增仓时点和减仓时点,也做一番对比分析,同样也会生出上述疑虑,这是我们正在大力培养的机构投资者该做的事吗?是促进市场平稳运行的举动吗?
在中国经济虽然面临一些新的不确定因素、但经济基本面依然保持良好状态的情况下,资本市场走成现在这个样子,机构主力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沪深股市如此大幅度地下挫,成为全球最不堪回首的地方,损害的不仅是市场本身,也包括对整个中国经济的看衰,对未来预期的看坏。这和上半年中国经济的实际情况、和上市公司的盈利情况相吻合吗?和中国经济的中长期发展趋势相吻合吗?
市场现在如此疲弱,主要是市场自身的问题,是市场各利益主体对市场本身以及相应的社会责任还没有担当的问题,是市场的种种弊端与缺陷还没有得到有效治理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要“维稳”?首先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参与这个市场的各利益主体,“维稳”是大家共同的责任。
而怎么来“维稳”?谁来“维稳”?也很清楚,作为长期以来得益最多、定价权和话语权又最多的机构投资者,包括上市公司在内,首先要对自己参与市场的行为负责。比如,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大小非的减持行为,如果会造成对市场的扰动,就应该收敛。而包括保险资金在内的主力资金,也应该对自己的投资运作,是否真正符合长期价值投资的主旨,要有担当。
从目前情况看,机构主力如果还以短线甚至超短线投机的方式继续杀跌,并期待下一轮暴涨,在大起大落中捞油水,那是不可取的。只有坚持从长期价值投资出发,担当起“维护市场平稳运行”的主力角色,才有可能修复已经有所损坏的社会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