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海外
  • 8:专版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司封面
  • B2:上市公司
  • B3:创业板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专栏
  • B7: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B8:汽车周刊
  • C1:披 露
  • C2:信息大全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2008 年 8 月 1 日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A8版:理财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8版:理财
    7月十字小阳能否迎来8月艳阳
    房地产:
    股市关注的新焦点
    维稳人人有责 众人拾柴才能火焰高
    从风格指数的表现看维稳任务的艰巨
    今日视频·在线
    股指将
    继续调整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从风格指数的表现看维稳任务的艰巨
    2008年08月0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 魏道科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 魏道科

      

      7月份沪深股指基本上维持箱形整理,上证指数的涨幅为1.45%,深成指的涨幅为1.06%,可是在二级市场被人们视作维稳中流砥柱的绩优蓝筹股的表现却相当逊色,不涨反跌,这种状况短期内尚未出现能立即改观的迹象,维稳的任务还较艰巨,多方需要加倍努力。

      在凌乱的热点中,申万风格指数显示7月份的几个特征:

      首先,高市盈率指数荣登17个风格指数中涨幅之首,高达8.67%。微利股指数以8.35%的涨幅位居当月升幅亚军,中价股和小盘股指数的升幅都超过8%,这在一定意义上显示短线游资较为积极,主力机构的参与度较低,大盘反弹行情的持续性欠强。当然一个月的走势并不能说明问题,但这样的现象至少显示,经过几个月的调整,泡沫排挤了很多,但又会产生新的泡沫。

      其次,活跃股行情难以持续。活跃的盘面,局部行情如鱼得水,题材股往往不在乎大盘的波动,但经常昙花一现,活跃股指数7月仅涨了2.92%,在17个风格指数中仅并列涨幅第10位。表明题材股行情只是看起来热闹,其实仅是游击行情,很难起到扭转乾坤的作用。

      再次,绩优股表现萎靡不振。月度股指虽然上涨,但有三个风格指数下挫,分别是新股指数(-2.02%)、高价股指数(-1.04%)和绩优股指数(-1.03%)。绩优股指数与大盘走势反其道而行之,表明价值投资目前还没有得到主流机构的积极响应,或者说在大盘趋势向弱的背景下,市场观望气氛较浓,买盘不济。我们从近几年来的相关数据中不难发现趋势影响着估值。

      几年来平均市盈率的走势状况反映出一些问题,在强势格局中,PE过高也被追捧;在弱势格局中,PE回调幅度超过50%也乏人问津。估值也产生困惑,在上升趋势中,高估再高估;在下跌趋势中,低估再低估。2001年至2005年调整趋势中,即使上市公司的业绩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也无法提振市场的信心,大盘重心保持着震荡下降的趋势。2001年上市公司业绩同比负增长,上证指数当年居然创出七年牛市(1994年至2001年)的高位2245点。根据申银万国研究所的统计数据,2002年至2005年A股整体利润同比增长幅度分别为1.4%、37.8%、25.1%和-5.8%,上证指数分别下探的低点为1339点、1307点、1259点998点,2003年和2004年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高速增长,但并没有改变股指逐步向下的趋势。2002年至2005年对应的市盈率分别为38、32、22和17倍,调整的时间长达4年。

      2005年下半年市场反转之后,业绩的增长对大盘运行起着明显的推波助澜作用,2005年6月见底998点,2006年业绩同比增长46.2%,2007年业绩同比增长49.8%,2006年和2007年市盈率升至26倍和41倍,而2003年和2004年的业绩同样高增长,却得不到市场的积极响应。现在尚难准确预测2008年和2009年的整体利润变化情况,平均市盈率也难以精确预计,但如果大盘调整的趋势未变,即使业绩出现不俗的增长,也较难指望有较高的股价溢价。退一步说,即使PE大幅回落至相对合理的水平,动态市盈率在20倍之下,人们又会关心PB,2005年低位时平均PB为1.5倍左右,目前虽然PB值也从高位下沉,仍有3倍的水平,在调整趋势中,3倍的PB可能还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7月末大盘渐显疲态,估计短期内难以产生振奋人心的热点,如果多方想有较大的建树,还得关注绩优股板块的动向。近期股指的调整趋势尚未扭转,可能会延续7月份弱势箱体格局,在大盘尚未企稳的情况下,市场热点可能也会显得漫不经心。当然,趋势不可能一成不变,猜测具体的点位是徒劳的。维稳的途径很多,从二级市场的角度考虑,价值投资要想得到市场的积极呼应,至少绩优股能够企稳。人们盼着维稳能达成共识,早日结束这种几个月以来屡创新低的弱势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