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画面上,身着红色上衣的白毛女在具有历史革命气息的黑色幕景舞台上,以曼妙的芭蕾舞姿演绎着活力无限的足球运动、挥舞着尊贵高雅的高尔夫球杆。革命的经典形象与时尚的体育运动被艺术家以一种荒诞却又合乎肢体逻辑的手法并置于同一画面中,革命舞剧的沉重感似乎在这一瞬间被非政治性的体育项目所消解,取而代之的是青春、是活力。这就是杨洮的《样板运动》系列油画。7月26日,杨洮个展《样板运动之2008》在北京程昕东当代艺术空间揭幕,这是继2006年11月之后,程昕东当代艺术空间为他举办的第二次展览。
宋庄的又一个神话
早在18年前,毕业于山东轻工美术学校的杨洮还在山东某印刷公司从事设计工作。对于1968年出生的他来说,那种生活实在是枯燥、乏味而无趣。终于有一天,他按捺不住对纯粹艺术的追求和渴望,来到了梦想中的北京,进入中央美术学院进修油画。进修结束后,他就开始在北京这个巨大的艺术摇篮里徘徊,他去看圆明园,去看各种艺术家聚集地,在北京这个充满彷徨却自由的艺术之都里,他虽然过得清苦,却活得自在、活得爽快。1994年,他正式定居在了北京,开始他的职业艺术创作生涯。和当时很多当代艺术家一样,在艰苦中创作、在施舍中度过,或接受朋友家人的支助或靠零散的设计度日。中途,曾经有画不下去的时候就去赚点外快,等有了钱还是回来画。就这样晃荡着到了2001年,这一年他终于找到了他的窝——宋庄,成为这个艺术大家庭中的一员。
宋庄的艺术家每天都在缔造着神话和奇迹,而杨洮的神话则是在2006年的宋庄艺术节上发生。杨洮和他的《样板运动》在艺术节上初次亮相,然而就在那一次他遇到了他的伯乐——程昕东,这个从上个世纪90年代就开始关注中国当代艺术并持续至今的大牌人物。程昕东在看到杨洮《样板运动》之后,当场就买下了6幅作品。此举,不仅在金钱上给予了杨洮莫大的支持,更为珍贵的是这种无言的认可在很大程度上给予杨洮以信心,并坚定了他继续创作《样板运动》的决心。多年的不停迁移和漂泊终于让杨洮选择了宋庄这片艺术家的乐土,而这片乐土也让艺术家的梦想在那里实现并继续着。
《样板运动》在《福贵》拍摄中产生
《样板运动》的成型同样具有戏剧性。2004年9月,杨洮这个名字还一名不文,为了继续支撑艺术创作,他接受了一位朋友的邀请担当了电视剧《福贵》的副美术,该电视剧根据余华小说《活着》改编,而《样板运动》的灵感就是来自这段经历,在电视剧的拍摄过程中,他来来回回地看剧本,上个世纪30-40年代再到改革开放,劳苦大众的悲苦生活和画面在他的脑海里不断闪现。当电视剧的工作完成,他的《样板运动》也于2005年3月成型。而这个时候,正好也是中国艺术市场最为活跃的一年,似乎一切机缘都向埋头创作了10多年的杨洮伸来了幸运之手。随后,宋庄的LOGO,还有放在原创博展中心里的“窍门”雕塑,都出自杨洮之手,他储蓄多年的艺术才华似乎在那些瞬间一一迸发。从此,杨洮的名字不在只是宋庄的神话。不过,不管是过去的卖得不好,还是现在的卖得好,杨洮都没有被市场所诱惑。他说,现在的艺术品价格太高了,太浮躁了。艺术需要沉淀的过程,艺术家需要安静的创作。所以,至今杨洮都鲜少出现在媒体之上。
将描绘影像的技术延续
如果说杨洮过去黑白色调的《样板运动》给人沉重的历史感,那么今年彩色的《样板运动》则焕发出更具活力的时代感。革命的运动与体育的运动两者并置于画面,似乎敏感却有如此和谐与统一,里希特的“再现”在这里已经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缩影,对于杨洮同样是影响深远。将照片的效果再现,并与以巧妙的替换,或许是艺术家的一种趣味、一种冷幽默。在这里艺术是绘画艺术,毋宁说是观念艺术,这是一种“再现”的现实主义批评道路。这条路杨洮还会继续下去,并深化下去。革命与奥运并置于同一画面,不禁让人会有思考,难免让人联想到敏感的话题。实际上,我们为何不换一个角度,让我们从人性本身出发,让政治就是政治,体育就是体育,人性就是人性。或许这样艺术家的作品才更令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