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任何官方或非官方的融资部门来说,借贷的根本就是一个“利”字。中国人有句俗话,叫“救急不救穷”。所谓救急,对象必然是临一时之困,然其根基稳固。而救穷,因其一无身家二无担保,就很可能是个无底洞。
若以动态的眼光来看待小企业融资,就需“变穷为急”,此乃后话。知其然未见知其所以然,欲知详情且看“利”字两端。
小企业的软肋
根据发改委中小企业司的统计显示,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已经达到4300万家左右。这些企业分布在各行各业,境遇各不相同。然就其在资金需求方面所处的环境,确有共通之处。
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长期依靠自身积累,内源融资比重较高。由于我国金融业以商业银行占绝对主导,在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方面,银行贷款一直是小企业外部融资的最主要渠道。后者为小企业提供流动资金、固定资产更新资金,长期信贷提供较少。由于缺乏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小企业获得权益资金的来源相当有限,获取债务支持也相当困难。
除此之外,亲友借贷、职工内部集资以及民间借贷等非正规金融也在小企业融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特别是在苏浙沿海等民营经济发达地区,民间信用体系相对完善,非正规金融较为发达。
根据银监部门对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研究发现,小企业的生存状态及经营环境构成了其区别与大企业的几大特点,而这些特点恰恰是商业银行出于风险收益判断时的主要依据。
其一,小企业实物资产少且流动性较差,一般来说负债能力有限;其二,小企业对资金的需求频率高、需求量小,且由于类型多样增加了考察成本;其三,小企业缺乏有效的财务报表,信息透明度极低,使得金融机构与小企业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其四,小企业抵御风险能力弱,经营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其中,缺乏必要的抵押品是小企业获得银行信贷资金最大的障碍。
金融机构的忧虑
我国商业银行正处在从国有经济体制向市场化企业制度转变的过程中,在服务企业金融需求特别是在对待企业融资业务的态度上也正发生着变化。占商业银行资产近半的四大国有银行,延续了立足大城市发展大企业的思路,在小企业融资方面并没有投入太多精力。而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合作机构则在小企业信贷市场尝试了更多。
单纯的计算成本收益,小企业融资数量多、金额小、频率高,从审贷、放贷、贷后管理都需要投入比大企业多得多的人力物力。因此,商业银行对将信贷资源集中与大企业更有动力。
来自多家城市商业银行的业内人士经验所得,做小企业融资与做大企业截然不同。“如果依然是一对一的度身定做,成本未免太大。面对千差万别的小企业,必须有一套科学的系统进行管理,从信贷条件审核、核算定价、到贷后管理及客户关系维护。”一熟谙小企业业务的商业银行人士这样说,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出路在于积少成多,通过对风险的科学管理获得成本收益的平衡,才有可能与大企业业务争市场。
另一方面,随着资本市场的逐步完善,包括股票融资、债券融资在内的多种渠道逐步建立,有能力的规模企业更倾向于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市场需求的变化,促使商业银行必须考虑自身竞争力的提升和长远生存与发展的问题。
正如一地方监管人士所说,“做大企业是保证今天有饭吃,做小企业是考虑明天有没有饭吃,关键在于商业银行对自身发展的长期定位”。融资环境改变打破“利”字格局,或许将给小企业营造新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