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压力有望纾解
⊙见习记者 叶苗
一场罕见的空方胜利,使得号称“十年牛市”的大宗商品,转眼间“歇了菜”。各界目前关注的是。以农产品崛起为主力的商品牛市,在经历了2007年的暴涨和今年三四月份的调整后,目前是不是已到了转势关头?大幅下挫的商品价格,对于高涨的CPI和国内通胀局面,会不会是一场及时雨?对此,专家表示,此轮期市暴跌有利于缓解通胀压力,尤其是减轻了输入型通胀的风险,给政府调控价格留出了空间,但粮油等基础商品究竟能回落多少,其效果还有待观察。
为价格调控赢得了空间
“原油、粮价,这两个对于控制通胀来说最为重要的价格压力,暂时减轻了,”分析师马明超表示,控制通胀关键看两点:一是国外商品资产价格是否会下来;二是国内商品供应是否充足。目前来说,第一项要求已经可以满足了。
据权威部门的统计显示,上半年由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我国进口原油、成品油、铁矿石、大豆、食用植物油等9种产品,就多付汇548亿美元,输入型通胀的特征比较明显。目前国内价格上涨压力仍在不断加大。6月份CPI上涨7.1%,上半年平均上涨7.9%,其中食品价格上涨拉动6.6个百分点。另外,成本推动压力也持续加大。原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逐月加快。
如果国际市场粮食等农产品价格仍高位运行,原油价格继续冲高,必将进一步推升国内价格。“国内作为价格洼地,不可能长时间忍受不提价,不然就是我们在补贴全世界。”
专家表示,此轮大宗商品的重挫,尤其是粮油价格的全面回落,确实有利于减轻当前的通胀压力。“一方面证明了政府调控市场的能力,此前对下半年CPI回落的预判所言不虚;另一方面也让接下去的调控有了更好更安全的外部环境。”马明超说。
对CPI下调作用不宜夸大
据商务部监测,上周(7月28日至8月3日)全国36个大中城市重点监测的食用农产品价格,较前一周(下同)下跌0.4%。食用油价格持续走低。其中,豆油、菜籽油、花生油零售价格分别下跌0.2%、0.1%和0.1%。粮食价格保持平稳。这与目前期市的下调步骤颇吻合。
那么,大宗商品的大跌,会不会大幅度降低下半年的CPI指数呢?对此,业内人士一致表示,会有一定的积极效果,但究竟作用有多大还有待商榷。
以粮油价格为例,本轮商品牛市中,国外的粮油价格涨幅远高于国内,因此外盘“回吐”并不一定会导致内盘持续下挫,尤其是玉米、稻谷等现货价格,与外盘关联不大,目前现价还较为稳定,具体能够下调多少还很难预判。“而且,一旦粮油价格真的下跌过多,势必影响种粮积极性,并危及下一年的粮食安全,其负面作用也不容小觑。”
全球通胀势头难言止步
大宗商品市场是否就此转势?有关专家表示,目前的暴跌主要来源于全球流动性的减弱。因为次贷危机的深入,大批资金从商品市场中撤走。国际原油、粮食期货的近期减仓幅度都相当明显。
但在业界看来,这种流动性的减弱或许只是暂时的,全球对大宗商品的需求还没有得到完全抑制。“要实质抑制通胀,美联储的持续加息是必要的。”马明超表示,由于美国经济不景气,下个月的美联储议息会议可能不加息,由此造成市场心理转变,流动性的泛滥或卷土重来,“通胀不会因此轮调整就终结了。”
也有专家提到,目前从期货市场中撤出的大批热钱,在股市、楼市都面临不景气的条件下,很难保证不回流期市。“资金没有新的出路的话,一旦回来,就又是一波新的上涨行情,”这或许将进一步刺激通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