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期货
  • A5:特别报道
  • A6:钱沿
  • A7:热点·个股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中小企业板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7:上证商学院
  • B8:地产投资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路演回放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2008 年 8 月 6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3版:期货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3版:期货
    国内八大品种跌停 商品期市“熊出没”
    大商所提示油脂市场风险
    积极稳妥
    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
    大宗商品虽跌 通胀难转通缩
    大宗商品全线回落 通胀压力有望纾解
    国际期货市场行情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大宗商品虽跌 通胀难转通缩
    2008年08月0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钱晓涵
      ⊙本报记者 钱晓涵

      

      大宗商品期货连续数日遭遇重挫,多头信心受到了严重打击,部分悲观市场人士更是对全球经济产生了“通胀转通缩”的预期。国泰君安期货研究所所长张智勇昨天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至少在3年内,商品市场“牛转熊”的可能性不大;同样道理,需求下降虽然会部分减缓全球通胀压力,但转变成为通缩的概率是很小的。

      进入7月份以来,全球商品期货合约步入下行轨道,原油、铜、大豆等重要商品期货价格均露出了见顶迹象。8月份的前两个交易日,以原油为首的商品期货更是出现了恐慌性下跌。一段时间以来,“高粮价”和“高油价”被认为是推高全球CPI的“元凶”。不少市场人士由此认为,出现调整的商品价格有望缓解全球通胀压力,从而保障世界各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但是,与商品市场暴跌随之而来的,还有难以抑制的恐慌情绪。连续重挫之后,部分悲观市场人士非但没有感到振奋,反而产生了“通胀转通缩”的担忧。一分析师指出,商品价格大跌是因为库存猛增而导致的,这表明受困于美国次贷危机,全球各国的消费正急剧萎缩,这显然不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

      期货交易所的库存报告似乎能够印证上述观点。数据显示,7月份伦敦金属交易所和上海期货交易所的铜库存上升了20%,共增加近3万吨;两地铝库存共增加近4万吨、锌库存也增加了约8千吨。其中,伦铜库存在7月下旬呈现加速增加态势,平均每天的增幅都超过一千吨。到目前为止,伦铜库存已增至14.88万吨,为2月26日以来的最高点。

      “这一点大可不必担心,我们认为,从中长线来看,出现全球性通缩的概率,几乎是不可能的。”在国泰君安期货研究所所长张智勇看来,大宗商品价格近期的下跌是对前期快速上涨的修正。“以原油为代表的商品供需紧平衡状态将长期存在,这为商品价格长期在高位运行提供了基本面的支撑;即使经济衰退导致需求暂时性的收缩,各国政府也会通过出台一系列挽救经济的政策,继续为市场注入流动性。”

      “事实上,去年7月份以来,美联储大手笔挽救各类非商业银行金融机构的行为,也证明了这一点。我们相信,随着下半年经济的进一步收缩,美联储将会注入更多的流动性来挽救经济。”张智勇表示,各国政府不会对经济衰退袖手旁观,一定会想尽办法保证本国经济持续增长,而刺激需求则是保住增长的不二法门。换句话说,包括美国、中国在内的政府,会在GDP和CPI之间寻求平衡,一旦经济出现衰退,就会通过刺激需求的方式来挽救经济。如果挽救成功,那么重新增长的经济将使得下降的需求恢复,从而推高商品价格;如果其挽救失败,则政府必然会采取进一步的措施,这为将来经济恢复增长时产生更大的商品泡沫埋下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