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主席胡锦涛8月1日在接受外国媒体联合采访时表示,毫无疑问,筹办奥运会有力推动了北京的经济社会发展,但由于北京的经济总量只占全国的很小部分,因此筹办奥运会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不宜估计过高。
刚刚取得2008奥运会申办权时,我们在欣喜之余,更关注到一系列数据: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给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地区带来了32.9亿美元的收益;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给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带来了260.48亿美元的经济效益;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为美国佐治亚州带来了51亿美元的总效益;2000年悉尼奥运给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尔斯州带来了63亿美元的收益。其时,高盛证券曾分析,北京申办成功后,从2002年到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每年将额外增加0.3%。
然而,实践表明,奥运会对北京经济增速影响有限。北京奥运经济研究会曾跟踪研究奥运经济,2001年的研究认为,奥运因素对北京经济增速的推动为年均2个百分点;不过数年后发现,这个影响不到0.8%。 由于北京占全国GDP的比重不到4%,奥运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更是微乎其微。何以会与我们的初衷大相径庭,原因就在于,经济规模较大且经济增速较快的奥运会主办国不易受奥运会的影响,这是“常态”。主办国的经济发展阶段至关重要,其中高速增长的发展中(或工业化)国家受奥运会的影响较小。主办国的经济规模是另一个重要因素。在美国规模庞大的经济体系中,亚特兰大奥运会的经济产出仅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约2%。相反,其他四个举办城市的经济对所处国家而言举足轻重,它们占举办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比重达25%。于此可见,虽然举办奥运会是重大盛事,但对中国这样快速发展的泱泱大国,影响并不重大。我们对此应有实事求是的认识。
那么,能否就此得出奥运会是中国经济的“拐点”之论呢?更不能。曾有记者询问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中国在奥运之后,会不会遭遇奥运经济萧条期“,李晓超的观点是,中国还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阶段,中国经济依然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发展基础,仍有保持较快增长的动力和活力。
确实,奥运会以后,中国经济没有进一步调整的理由。也许恰恰到奥运会以后,中国经济会开始新一轮健康、稳定的增长。何以见得?首先,并非所有奥运会举办国都会出现奥运后经济衰退的局面。区别于韩国、西班牙等发生类似情况的国家,奥运经济在中国经济中的占比并不大,影响也相对有限;其次,北京的固定资产投资不会在奥运会后大幅下滑,北京目前的城市基础设施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奥运之后,北京还需要建设更多的地铁、住房;第三,去年底至今,中国经济已开始调整,出口、外贸顺差等正在减少,股市和楼市也都已大大降温,很多地区的楼价下降,没有下降的地方也开始打折,这都说明中国经济过热情况已在奥运前得到了适当矫正。
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不是因奥运会而始,自然也不会因奥运会而终。奥运会不会成为“拐点”,中国经济主要仍受宏观政策和全球经济走势的影响。我们要以平常心审视“奥运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