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开一厢情愿的主观判断,单就市场因素而言,是美元及油价的互动关系,主导了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走低。近半个月来,人民币对美元和欧元汇率是明显背道而驰的。欧洲央行自7月3日宣布加息25个基点以来,预期的通货膨胀并未得到有效抑制,7月CPI甚至高达4.1%,较6月份反弹了0.1个百分点。经济下滑的趋势却愈发明显,市场对欧元区陷入滞胀的担忧加剧,一改上半年欧元强势的表现。而在美联储高达数千亿美元的减税计划及拯救“两房”措施的推动下,美国二季度GDP初值增长1.9%,虽然低于经济学家的预期,但明显好于一季度。市场对美元的信心有所恢复,加之油价回落,美元顺势走强。
原油、有色金属、农产品等世界大宗商品交易,自布雷顿森林体系破裂以来,就一直由美元计价及参与贸易结算。美元币值的变化,自然也会影响到大宗商品的价格。于是,美元走软,则油价飙升;美元走强,则油价回落。近期,原油期货价格持续下跌,客观上为美元暂时走强奠定了基础。
回顾国际油价走势,弱美元的身影无处不在。自去年5月份次贷危机初现端倪以来,油价就逐步进入快速上涨通道。美联储一直奉行弱美元政策,不仅直接推升了油价,还驱赶了大量的投机资金,投身原油期货炒作,再次推高油价。从去年8月份开始,油价从每桶70美元起步,不到一年就翻了番。7月11日NYMEX原油期货价格创下每桶147.27美元的历史新高,随即步入调整。8月5日首度跌破每桶120美元,区间跌幅接近20%。
但目前无论从需求因素,还是从投机的角度来讲,都无法支撑油价单边下行。全球经济陷入衰退是不争的事实,对原油的需求无疑会有所下降,但对于投机资金而言,机会的缺乏使得原油成为天然避风港,吸引了金额庞大的投机资金长期进驻,在一定程度上夯实了高油价的基础。因此,油价短暂回落无法支撑美元的长期强势。
再从宏观经济角度看,弱美元还将长期存在。8月5日美联储议息会议决定,维持2%的联邦基金利率不变。美联储的解释是经济下行风险依然存在,而通胀成为另一个显著关注点。美国劳工部公布的失业数据,也支撑上述观点。7月份美国失业率高达5.7%,为4年来最高点。下半年的经济形势很不乐观。
既然持续了一年之久的弱美元政策还将继续,那么美元暂时走强就不会成为人民币汇率逆转的信号。人民币在短暂贬值之后重拾升势,自然也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