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超预期增长,有关专家认为,受制于居民收入增长乏力,未来这一势头恐难以继续保持。因此,要真正让消费在经济增长中承担起“领跑”的角色,还需要努力克服制约消费增长的一些不利因素。
下半年内需增速可能下滑
今年以来,社会消费增长各月统计数据就超出市场预期。统计局公布的2001年以来的数据显示,社会消费增长持续近6年徘徊在10%-15%,到2007年开始发力,年底即超过20%,进入2008年后除在2月短暂回落至19.1%外,其余月份均在20%以上。
对于下半年社会消费能否继续增长的问题,广发证券研究员武幼辉认为,存在很多不确定性。他认为,导致社会消费增速存在不确定性的最主要原因,是居民收入水平的增长受到抑制。
有专家认为,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影响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统计显示,1月-6月我国GDP同比增长10.4%,比上年同期回落了1.8%。
资本市场的连续调整,使得不少城镇居民家庭金融资产缩水,影响到居民收入构成中财产性收入的增长。以北京为例,在上半年北京市城镇居民家庭总收入中,人均财产性收入为236元,同比下降13.2%。
据对全国6.5万户城镇居民家庭的抽样调查资料显示,扣除价格因素,1月-6月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3%,与去年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14.2%相比,下降7.9个百分点。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的明显回落,直接导致居民的消费性支出增速出现下降。扣除价格因素,1月-6月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实际增长5.7%,与去年同期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实际增长11.0%相比,下降5.3个百分点。
个税起征点存在上调空间
专家认为,在CPI高企的背景下,通过财政税收手段,努力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是保障消费增长的重要途径。
财政部发布的有关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家预算收入完成34808.19亿元,同比增长33.27%,国家预算支出22882.02亿元,同比增长27.69%,收支相抵盈余11926.17亿元。万亿元盈余说明财政充裕,当前国家财政完全具备向国民减税与退税的能力。
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副院长刘桓就曾表示,“2008年上半年,我国个人所得税完成2135亿元,同比增长27.3%,明显高于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10.4%的增速,个税起征点仍有很大的上调空间。”
专家认为,为了保障居民的消费能力,应该将个税起征点和CPI联动,实行不同年度浮动的个税起征点制度——这正是国际上通用的“指数化”改革。
除此之外,还要积极探索增加居民收入的有效渠道,实现居民收入来源多元化。在以工资收入为主的基础上,努力挖掘提高居民收入的有利条件和潜能,鼓励居民通过自主创业、资本投资、多技能兼职等方式来增加自身收入,实现经济发展和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