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钱晓涵
进入8月份以来,全球商品期货市场似乎都陷入了剧烈震荡之中。国际原油、农产品、有色金属期货连续遭遇重挫,而后又走出强劲反抽。在国内,期货市场涨跌停板出现的次数明显增加,业内人士指出,这在很大程度上考验着国内期货公司控制风险的能力。
涨跌停板次数陡增
8月份,期货市场出现涨跌停板的次数陡增。公开资料显示,8月1日至14日,仅在大连商品交易所挂牌交易的期货合约,就发生了298次涨停(或跌停),不仅远远高于去年同期的22次,也大大超过了7月份的91次。而上海期货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合约出现涨跌停板的频率也不低。
“最近的行情确实非常大,但期货公司大多平稳度过了这段时期。”光大期货总经理曹国宝告诉记者,如果换作是两年前,遇到这样的行情,期货公司发生穿仓几乎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期货公司这两年非常重视制度建设、制度化管理,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风险管理流程,因此即便面临极端行情,绝大部分期货公司都能应对自如。”
所谓穿仓,是指客户账户上权益为负值的风险状况。即客户不仅将开仓前账户上的保证金全部亏掉,而且还倒欠了期货公司的钱。之所以会出现穿仓,原因在于行情剧烈波动的情况下,客户的持仓被快速封在停板上。若次日在惯性作用下继续大幅跳空开盘,而客户又是重仓交易,就容易发生穿仓。
多级风控体系严密把关
涨跌停板的频频造访,表明近期市场的震荡较为激烈,多空双方的博弈也日趋火热。在这样的市场氛围下,如何有效控制风险,尽可能地保护客户资金安全,成为期货公司工作的重中之重。
据了解,目前国内多数期货公司都采用“三级管理”制度。第一级是客户开户所在的营业部,第二级是期货公司总部的风控部门。这两个部门分别对客户的持仓进行监控,一旦发现客户的持仓方向过于集中,或是杠杆比例使用过高,公司就会在最短的时间内以短信方式提醒客户注意持仓风险。第三级则是期货公司内部的风险控制委员会,凡是遇到重大风险事件,委员会成员将做出最终的处理意见。
“凡是风控做得好的期货公司都有一个原则,那就是只要客户保证金低于交易所规定的最低保证金,在规定时间无法补上,公司坚决予以强行平仓。”曹国宝表示,期货公司必须坚决执行这条原则,这样才不会酝酿更大的风险。
首席风险官渐成主力
事实上,前些年期货公司非常“顾及”大客户的脸色,在极端行情来临之时往往心存侥幸,在执行强行平仓的时候对大客户网开一面。近几年由于期货公司的制度建设不断加强,类似的情况大大减少,从而保障了整个市场的健康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期货公司首席风险官正逐渐成长为期货公司风控领域的“一把手”。今年四月份,证监会颁布《期货公司首席风险官管理规定(试行)》,首次把首席风险官制度引入期货公司的管理体系。此后,中国期货业协会组织了多场针对首席风险官的资格考试,为数众多的期货公司高管人员正在等待证监会的正式任命。
据了解,虽然证监会还没有正式任命,但不少期货公司的拟任首席风险官已经担当起期货公司风险控制的重任,全权负责公司的风控事宜。业内人士表示,这一制度的实施有助于期货公司进一步完善风险控制体系,为将来股指期货推出后的平稳运行再加上一道重重的砝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