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财经要闻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海外
  • 8:专 版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策略·数据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司封面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特别报道
  • B7:人物
  • B8:价值报告
  • C1:披 露
  • C2:信息大全
  • C4:路演回放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C33:信息披露
  • C34:信息披露
  • C35:信息披露
  • C36:信息披露
  • C37:信息披露
  • C38:信息披露
  • C39:信息披露
  • C40:信息披露
  • C41:信息披露
  • C42:信息披露
  • C43:信息披露
  • C44:信息披露
  • C45:信息披露
  • C46:信息披露
  • C47:信息披露
  • C48:信息披露
  • C49:信息披露
  • C50:信息披露
  • C51:信息披露
  • C52:信息披露
  • C53:信息披露
  • C54:信息披露
  • C55:信息披露
  • C56:信息披露
  • C57:信息披露
  • C58:信息披露
  • C59:信息披露
  • C60:信息披露
  • C61:信息披露
  • C62:信息披露
  • C63:信息披露
  • C64:信息披露
  • C65:信息披露
  • C66:信息披露
  • C67:信息披露
  • C68:信息披露
  • C69:信息披露
  • C70:信息披露
  • C71:信息披露
  • C72:信息披露
  • C73:信息披露
  • C74:信息披露
  • C75:信息披露
  • C76:信息披露
  •  
      2008 年 8 月 21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6版:观点·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6版:观点·评论
    奥运、国力
    与中国经济未来
    强势美元重来 连串问号高悬
    法国人告别每周35小时工作制
    为什么劳动者谈判能力如此薄弱
    不能让“山寨机”淹没了创新生机
    根本之道还在放开能源领域市场准入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为什么劳动者谈判能力如此薄弱
    2008年08月2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陈 才
      ⊙陈 才

      

      为了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障劳动者个人及其家庭成员的基本生活,我国实施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所谓“最低工资”,是指劳动者在法定的工作时间内履行正常劳动义务的情况下,由其所在用人单位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然而,作为一种“兜底”性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标准在一些地方的执行效果,却远不如人们期望的那么好。

      19日发布的广州《工资集体协商调研成果》显示,100%的劳动者期望涨工资,但知道如何与老板“谈薪”的人只占7.2%。调查还显示,私企员工工资中隐藏着一项“特殊工资”,即牺牲休息时间,通过特殊劳动,在八小时之外、节假日加班加点所换取的劳动报酬。如果剔除这项加班费,那么,他们就根本拿不到劳动部门规定的最低标准工资。

      用人单位规避最低工资制度,最常用的做法是采用“计件工资”。这些用人单位一般会规定,劳动者多劳多得,工资一般上不封顶、下不保底。但用人单位制定的工作标准过高,一般正常的劳动者哪怕出满勤,工资仍在最低工资标准之下,这就迫使劳动者不得不加班加点,算上加班费才能达到最低工资线。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扭曲呢?在笔者看来,其中有法律法规不完善的地方,也有劳动力定价权缺失等深层次因素。我国的最低工资制度,虽然以国家立法的形式对具体的标准予以明确,并以强制的方式保证实施,但在制度自身的完善方面还有待优化。比如在确定最低工资标准的同时,对劳动者的工作时间、计件工资的换算方法、“包吃包住”情况下员工每月实领工资的最低限度等方面,尚未做出明确的规定,这些制度漏洞给一些企业变相降低、克扣员工工资提供了方便。

      一些地方政府可能以为,出台了有关最低工资的法律法规,按规定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就是尽到了责任,完成了任务,至于劳动者是否能在“法定的工作时间内”获得最低劳动报酬,相关部门更多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并不是最低工资标准得不到执行的唯一原因。问题的真正核心还在于,劳动者缺乏劳动力的定价权——“知道如何与老板‘谈薪’的人只有7.2%”,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在市场经济制度下,劳动力的定价权必须由市场来行使,即建立起劳资双方的谈判机制(如“集体协商”)。要形成这样的谈判机制,劳资双方都需要有自己的利益组织,只有这种利益组织足够发达,以及他们之间通过谈判机制充分博弈、相互制约,才能形成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今年7月24日,沃尔玛深圳布吉大芬村店工会主席李翼新代表沃尔玛在深圳的8000多名员工,在一份与沃尔玛中国总部缔结的集体合同上签字,根据这份合同,未来两年内,这些员工的工资总额将以每年9%的速度增长。有评论者大为感叹,“工会原来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由此不难看出,在“资强劳弱”的情况下,唯有强化劳动者自身的谈判权和谈判能力,才能真正保护劳动者的权益。落实最低工资标准如此,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