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司封面
  • B2:上市公司
  • B3:中小企业板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7:上证商学院
  • B8:地产投资
  • C1:披 露
  • C2:信息大全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C33:信息披露
  • C34:信息披露
  • C35:信息披露
  • C36:信息披露
  • C37:信息披露
  • C38:信息披露
  • C39:信息披露
  • C40:信息披露
  • C41:信息披露
  • C42:信息披露
  • C43:信息披露
  • C44:信息披露
  • C45:信息披露
  • C46:信息披露
  • C47:信息披露
  • C48:信息披露
  • C49:信息披露
  • C50:信息披露
  • C51:信息披露
  • C52:信息披露
  • C53:信息披露
  • C54:信息披露
  • C55:信息披露
  • C56:信息披露
  • C57:信息披露
  • C58:信息披露
  • C59:信息披露
  • C60:信息披露
  • C61:信息披露
  • C62:信息披露
  • C63:信息披露
  • C64:信息披露
  • C65:信息披露
  • C66:信息披露
  • C67:信息披露
  • C68:信息披露
  • C69:信息披露
  • C70:信息披露
  • C71:信息披露
  • C72:信息披露
  • C73:信息披露
  • C74:信息披露
  • C75:信息披露
  • C76:信息披露
  • C77:信息披露
  • C78:信息披露
  • C79:信息披露
  • C80:信息披露
  • C81:信息披露
  • C82:信息披露
  • C83:信息披露
  • C84:信息披露
  • C85:信息披露
  • C86:信息披露
  • C87:信息披露
  • C88:信息披露
  • C89:信息披露
  • C90:信息披露
  • C91:信息披露
  • C92:信息披露
  • C93:信息披露
  • C94:信息披露
  • C95:信息披露
  • C96:信息披露
  • C97:信息披露
  • C98:信息披露
  • C99:信息披露
  • C100:信息披露
  • C101:信息披露
  • C102:信息披露
  • C103:信息披露
  • C104:信息披露
  • C105:信息披露
  • C106:信息披露
  • C107:信息披露
  • C108:信息披露
  • C109:信息披露
  • C110:信息披露
  • C111:信息披露
  • C112:信息披露
  • C113:信息披露
  • C114:信息披露
  • C115:信息披露
  • C116:信息披露
  • C117:信息披露
  • C118:信息披露
  • C119:信息披露
  • C120:信息披露
  • C121:信息披露
  • C122:信息披露
  • C123:信息披露
  • C124:信息披露
  • C125:信息披露
  • C126:信息披露
  • C127:信息披露
  • C128:信息披露
  • C129:信息披露
  • C130:信息披露
  • C132:信息披露
  • C133:信息披露
  • C134:信息披露
  • C135:信息披露
  • C136:信息披露
  • C137:信息披露
  • C138:信息披露
  • C139:信息披露
  • C140:信息披露
  • C141:信息披露
  • C142:信息披露
  • C143:信息披露
  • C144:信息披露
  • C145:信息披露
  • C146:信息披露
  • C147:信息披露
  • C148:信息披露
  •  
      2008 年 8 月 27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7版:热点·博客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7版:热点·博客
    机构论市
    回调幅度应该有限
    2284点面临考验
    回避五类杀跌风险
    多空对决
    调整中寻求支撑
    短期谋反弹 长线磨大底
    长线是金与指数投资
    中期业绩与权证市场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短期谋反弹 长线磨大底
    2008年08月27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阿琪
      ⊙阿琪

      

      行情已经进入“奥运后”的新周期,从行情表现看,市场整体依然保持谨慎状态。这一方面是市场对“强制分红”与“抬高再融资门槛”两大利好颇为失望;另一方面,也说明目前的“维稳”措施还没有切入导致目前市场极度低迷的症结问题,市场自然还需作进一步观察。

      维稳应从供需关系入手

      我们近期分析,由于四季度开始通胀压力将明显消解,在 “一保一控”的宏调纲领中,“一控”的经济背景将不复存在,宏调的着力点将更多地倾向于“保经济”。因此,上周市场冒出“五大利好”中刺激经济的内容是符合预期,也是很有依据的。实际上,通过增加5%信贷规模、停止征收个体工商管理费和集贸市场管理费、将全面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包括其他一些税费减免措施的陆续出台,预示着推动经济增长的一系列举措已经开始。然而,对于目前处于冰河期的股市来说,虽然经济与公司盈利预期已经止跌回稳、政策预期也已全面开朗,但仅以这些缓慢转化的有利因素来迅速激活目前的“冰封行情”还不太现实。即使出台诸如“强制分红”、“抬高再融资门槛”,包括调整印花税等一些“保健药”,也很难根本性扭转市场低落的投资信心。总结历史可以发现,几乎所有促使行情扭转乾坤的政策行为都是从市场供需关系入手的,例如,1994年325点的“三不政策(暂停新股发行、发展共同基金、给予机构融资)”;再如,1999年1047点底部时允许三类企业入市;还如,2005年998点底部时伴随股改出现的宝钢和长江电力等大集团的规模性增持、中石化对关联公司大规模的要约收购,以及允许基金公司股票抵押融资等。

      目前,困扰行情的枷锁是“大小非”,市场外围实际上不缺资金,缺的是“大小非”制约下的投资信心。因此,目前的“维稳”措施需从供需关系入手方能稳定市场情绪,只要“把‘大小非’向市场灌水的龙头拧紧一点”,在严重超跌和低估的市态下,市场增量资金就会不请自来。

      

      关注政策利好累积效应

      自6月上旬以来,关于股市的“维稳”基本上形成了这样的路径:6月上旬至8月中旬的“维稳”基本以务虚为主,主要体现在“社论”日日发,看好基调天天有等方面。从8月中旬开始的“维稳”开始逐渐切入实质,8月15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就一些正在准备的措施已经作了披露,虽然已经推出的“强制分红”与“抬高再融资门槛”等举措目前来看市场效用还不大,但这毕竟预示着“维稳”从务虚开始切入了实质,毕竟在人们望眼欲穿的实质性措施中走出了第一步。根据已经披露的,人们预期的后续措施可能还将有:“大小非”的二次发售制度、发行可交换债券制度、上市公司回购公众股份管理制度、券商开展融资业务试行制度,以及调整交易印花税、振兴经济的方案等。目前行情在考验投资者毅力的同时,也在考验监管层的智慧,历史上股市每一次走出熊市大底都伴随着重要政策的出台。因此,虽然目前处于“冰河期”的A股市场需要政策面的“烈火”来促使重生,虽然到目前为止投资者看到的、听到的、预期的利好都还只是一些“温火”。但近期管理层已经多次就A 股市场表态,已经有必要密切关注系列政策利好叠加形成的“99度加1度”的累积效应。

      

      买入需谨慎 抛出有风险

      上周借助于一夜之间冒出“五大利好”产生的大反弹至少可以确认以下几点:一是,2300点以下是市场难以容忍的区域,已经人心思涨到“给点阳光就灿烂”的程度,在技术上也已经接近调整的绝限幅度,也预示着行情的中期底部有望在此区域内形成;二是,以“五大利好”结合证监会新闻发言人披露的内容来看,基本上确认了政策面正在从之前的务虚时段转入到务实阶段,系列性措施将有望陆续推出;三是,说明在目前的行情水平上市场其实有着非常强烈的做多意愿,只是缺少强有力的政策性利好来“阳光照耀”。因此,从整体局势看,行情“短期谋反弹,长线磨大底”的格局已经日见清晰,至于市场中有部分低看1800点的观点,可能与2005年在1000点时低看700点的言论有相似之处。短期看,行情谋求反弹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但目前阶段的行情若有止跌上涨还只能以反弹的性质来看待与对待,因为,有着太多的投资者在等反弹出货,包括部分机构在内的许多投资者仍处于惊恐与悲观的情绪中。况且,基本面背景与市场环境的好转是一个渐进过程,行情即使着底也可能有一个反复确认的过程。此外,目前行情调整的技术幅度已到位,但与调整幅度相匹配的调整时间还不够。长期看,超低的行情估值水平、经济与企业经营环境从4季度开始好转、关于股市的一系列制度革新已在进行等,使得行情在2300点附近的区域已经具备了构筑重要底部的条件。只是,一个重要底部的成立总是需要反复打磨的,例如,2005年998点底部成立后,在1000-1200点之间足足磨了8个月的时间才重新步入牛市轨道。因此,从整体策略看,目前行情的时点已经处于“买入需谨慎,抛出有风险”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