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4000亿刺激经济传闻的流布,关于平准基金的讨论也在沉寂了一段时间以后再度热闹起来。一些人甚至推测,如果刺激经济方案属实,那将至少有2000亿资金是用来建立一支平准基金的。支持建立平准基金的观点大致可以归纳为两个大的方面:一是对股市的意义,一些人认为,眼下维稳的关键是重拾投资者信心,而一味的舆论呼吁不起作用,政府应该动真格的,拿出一部分资金去直接干预股市可以重树市场信心;二是从宏观经济层面看,股市不仅是经济的晴雨表,它反过来也会影响经济,重树股市信心的同时也会重振经济。
对于这样的观点,我不能认同。
首先,平准基金救不了股市。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指望平准基金救市的逻辑起点是“资金供求关系影响股价”的认知,以此推断,一旦基金进入股市便可以“纠正”股市“不正常”的低位。如果这个逻辑是正确的话,那么“通胀推升股市”的结论也是成立的,因为通胀(从表象上看)意味着货币过多,而过多的货币必有一部分进入股市,引起股市流动性过剩,而过剩的资金供给一定会推高股价,这不就是“通胀造牛市”的逻辑吗?如果这样的逻辑可以成立的话,还用得着这么费劲去救市吗,国家只要猛印钞票不就完了吗。历史已经一再证明这是个荒唐的命题,而其荒唐的实质就是上述逻辑的错误,这是已经被大多人认可了的,实在无需什么学术解析了。但是,以同样的逻辑得出的所谓“平准基金救市论”怎么会得到这么多人的支持呢?这只能说明两点:对于某些评论家来说,他们的思考缺乏连贯性;而对于某些学者来说,则是“自我理论”的混乱造就的逻辑思维不清。
所谓“自我理论”,就是某些学者在既没有经过实证检验也没有经过规范推演的情况下,仅凭自我为中心的想象得出的所谓的理论,这些人在分析沪深股市时,总要加上一个“不成熟”、“不发达”或者“不纯粹”之类的修饰,以此来拒绝已经被实践证明了的市场理论。支持“平准基金救市论”的人最根本的理由在于对中国股市纯粹化的怀疑,他们总是说:我们的市场还只能算是政策市,还达不到发达国家的市场化程度,所以不能听任市场,等等。听起来很有道理,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漏洞百出且自相矛盾:既然政策市是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是落后的,那我们就应该尽力摒弃,怎么还呼吁要用政策手段来拯救市场呢?这岂不是越救越成政策市了吗?到头来是个恶性循环,这样的“自我理论”不是逻辑混乱又是什么呢?
而“不纯粹说”更是反映出某些学者的狭隘,对之,我想问一句:谁能告诉我纯粹的标准是什么?标志又是什么?所谓不纯粹的市场是否就不是市场,进而不存在市场规律了呢?如果要是那样的话,整个中国的市场经济也不是纯粹的市场经济,“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就应该是一个伪命题,中国的经济岂不应该倒退回计划经济时代吗?这显然不成立。
实践和理论必将证明:市场一般均衡力量对市场规律的作用力与市场的发展阶段以及成熟程度无关。我们既然实行市场经济了,就不要总拿着“不成熟”、“不纯粹”这样的幌子逃避市场规律,对于美国市场起作用的一般均衡力量对中国也一样有用,就如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对所有生命群体有着同样的作用一样。
市场的一般均衡力量不会袒护中国的股市,片面强调局部均衡不能从根本上拯救股市,平准基金从逻辑上是为纠正市场局部失灵而生的,但前提一定是市场确实存在明显的偏离。反观当前中国的股市,大的趋势并不违反一般规律,经济前景不看好是大前提,股市的反应不出大格。这种情况下强推平准基金,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股市的大趋势,更不能改变经济运行的大趋势,反而鼓励了某些机构投资者借机套利的投机行为,与市场的健康发展无益。
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意识到这一点,转而加入了呼吁拯救经济的阵营里来,这是可喜的。但也有人借此论证“平准基金可以拯救经济”的观点,那就又不合逻辑了。这种观点认为,平准基金虽不能改变股市的大方向,但可以暂时地改善股市的低迷运行,进而提高股市资源配置职能的效率,从而改善经济的运行环境,刺激经济的健康发展。我之所以不认同这样的观点,是因为这个命题的起点就是错的。
能够影响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根本力量是制度建设,而非技术手段。沪深股市配置职能的低下是我们的市场制度缺失所致,和资金量没有关系。制度安排不完善,制度建设不推进,再多的资金和再多的政策也不能从根本上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比如我们还没有“恶意抢购”制度,市场所反映的市值高低不能成为资源配置的决定力量,这样既不能使优质经营基因掌握更多资源,也不能使劣质基因失去资源,你往股市里投再多的钱又有什么用呢?
(作者系哈尔滨商业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