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特别报道
  • 3:特别报道
  • 4:要闻
  • 5:金融·证券
  • 6:金融·证券
  • 7:时事
  • 8:信息披露
  • A1:市场
  • A2:货币债券
  • A3:期货
  • A4:观点评论
  • A5:钱沿
  • A6:个股查参厅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半年报特刊
  • B2:半年报特刊
  • B3:半年报特刊
  • B4:半年报特刊
  • B5:上市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上证研究院·焦点对话
  • B8:汽车周刊
  • C1:披 露
  • C2:信息大全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C33:信息披露
  • C34:信息披露
  • C35:信息披露
  • C36:信息披露
  • C37:信息披露
  • C38:信息披露
  • C39:信息披露
  • C40:信息披露
  • C41:信息披露
  • C42:信息披露
  • C43:信息披露
  • C44:信息披露
  • C45:信息披露
  • C46:信息披露
  • C47:信息披露
  • C48:信息披露
  • C49:信息披露
  • C50:信息披露
  • C51:信息披露
  • C52:信息披露
  • C53:信息披露
  • C54:信息披露
  • C55:信息披露
  • C56:信息披露
  • C57:信息披露
  • C58:信息披露
  • C59:信息披露
  • C60:信息披露
  • C61:信息披露
  • C62:信息披露
  • C63:信息披露
  • C64:信息披露
  • C65:信息披露
  • C66:
  • C67:信息披露
  • C68:信息披露
  • C69:信息披露
  • C70:信息披露
  • C71:信息披露
  • C72:信息披露
  • C73:信息披露
  • C74:信息披露
  • C75:信息披露
  • C76:信息披露
  • C77:信息披露
  • C78:信息披露
  • C79:信息披露
  • C80:信息披露
  • C81:信息披露
  • C82:信息披露
  • C83:信息披露
  • C84:信息披露
  • C85:信息披露
  • C86:信息披露
  • C87:信息披露
  • C88:信息披露
  • C89:信息披露
  • C90:信息披露
  • C91:信息披露
  • C92:信息披露
  • C93:信息披露
  • C94:信息披露
  • C95:信息披露
  • C96:信息披露
  • C97:信息披露
  • C98:信息披露
  • C99:信息披露
  • C100:信息披露
  • C101:信息披露
  • C102:信息披露
  • C103:信息披露
  • C104:信息披露
  • C105:信息披露
  • C106:信息披露
  • C107:信息披露
  • C108:信息披露
  • C109:信息披露
  • C110:信息披露
  • C111:信息披露
  • C112:信息披露
  • C113:信息披露
  • C114:信息披露
  • C115:信息披露
  • C116:信息披露
  •  
      2008 年 8 月 29 日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A4版:观点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4版:观点评论
    前台“新冷战” 后台能源博弈
    如何不让美国的麻烦成为我们的麻烦
    房价万万降不得的地产商逻辑
    平准基金既不能救股市也不能救经济
    耶鲁学者献计“万亿退税方案”
    长期投资之经是怎样被念歪的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房价万万降不得的地产商逻辑
    2008年08月29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马涤明
      ⊙马涤明

      

      中房集团董事长孟晓苏日前在“中国地产30年成果展”上演讲时,直截了当地亮出了自己的观点:什么价格都可以降,只有房价万万降不得,无论自住还是投资,现在都该出手了!

      曾有一种“哲理”说,医生盼人多病,军火商盼战争,粮商盼天下饥荒……,如果说这种“哲理”是以戏说方式揭示人的本性,那么地产商说“什么都可以降,只有房价万万降不得”就毫不奇怪;反之,地产商如果说“什么都不能降,只有房价最该降”,那才奇怪了。

      当然,作为国企或央企的经营者,孟晓苏这么说似乎也并非完全出于地产业自身利益考虑,而是站在了宏观经济大局,以及社会民生的高度。比如他讲到,房价上涨的原因就是供不应求;面对因为供不应求而造成的房价上涨,有关部门出的主意却是少建房,即抑制需求,反过来打压需求,请问13亿人的需求你抑制得住吗?宏观调控力度不断加大,势必损害产业发展,损害经济发展,特别是抑制需求,不符合今年年初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要依靠消费拉动经济的政策……

      不错,供求关系决定价格是不变的市场法则,然而价格却未必总是真实反映供求关系,所以经济学中有“价格扭曲”、“价格脱离价值”等概念。中国这几年的房价亦是如此。真正有住房需求的中低收入者、贫困阶层只能望楼兴叹,穷尽一生的收入也未必买得起房,谈何供不应求?

      所谓“少建房,抑制需求”,实际上是一个并不存在的问题。国务院明确要求,地方政府土地出让金收益的10%用于廉租房建设;70%的住宅用地用于廉租房与经适房建设,这怎么是“少建房,抑制需求”呢?这里,孟晓苏可能稍有些不够冷静,因此错把全中国人的住房问题与地产商经营的楼市都联系在一起了。为了论证某一问题、强调某一观点正确而强化某些数据论据是可以理解的,但孟晓苏这一论据显然站不住脚——中国有数亿农民一定时期内不大可能加入楼市消费的行列中;已有住房人中再购房需求估计只占很小比例,如果孟晓苏提供的数据准确——有房产的人占绝大多数,没房住的人只占2%,那么“13亿人的需求”从何而来呢?

      关于“宏观调控损害经济发展”之说,只能说站在某个侧面有一定道理:这些年中国地产业确实拉动了经济增长。但一国若长期依赖地产业拉动经济增长,很难说经济处在良性增长的轨道上。把“依靠消费拉动经济的政策”简单地理解为“房地产消费”显然是片面的,是一种“地产商式的理解”。再者,在以人为本与和谐社会语境下,地产行业的民生特征、公益属性与经济营利属性要逐步分割天下才是其健康发展的趋势。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把住房作为人的一种基本权利与政府的基本责任;这个问题上,国企或央企地产企业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而不能一味强调利润而希望“房价万万降不得”。

      如果说,立场不同,观点不同;角度不同,结论不同;利益不同,价值不同;那么即使是国企或央企地产经营者,分析问题或也难免“地产商式”的逻辑色彩。比如,关于胡锦涛最近关于“房地产市场要健康稳定发展”的两次讲话,孟晓苏认为是“对购房居民的一次信心喊话”,我只能说,这又是一种“地产商式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