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特别报道
  • 3:特别报道
  • 4:要闻
  • 5:金融·证券
  • 6:金融·证券
  • 7:时事
  • 8:信息披露
  • A1:市场
  • A2:货币债券
  • A3:期货
  • A4:观点评论
  • A5:钱沿
  • A6:个股查参厅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半年报特刊
  • B2:半年报特刊
  • B3:半年报特刊
  • B4:半年报特刊
  • B5:上市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上证研究院·焦点对话
  • B8:汽车周刊
  • C1:披 露
  • C2:信息大全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C33:信息披露
  • C34:信息披露
  • C35:信息披露
  • C36:信息披露
  • C37:信息披露
  • C38:信息披露
  • C39:信息披露
  • C40:信息披露
  • C41:信息披露
  • C42:信息披露
  • C43:信息披露
  • C44:信息披露
  • C45:信息披露
  • C46:信息披露
  • C47:信息披露
  • C48:信息披露
  • C49:信息披露
  • C50:信息披露
  • C51:信息披露
  • C52:信息披露
  • C53:信息披露
  • C54:信息披露
  • C55:信息披露
  • C56:信息披露
  • C57:信息披露
  • C58:信息披露
  • C59:信息披露
  • C60:信息披露
  • C61:信息披露
  • C62:信息披露
  • C63:信息披露
  • C64:信息披露
  • C65:信息披露
  • C66:
  • C67:信息披露
  • C68:信息披露
  • C69:信息披露
  • C70:信息披露
  • C71:信息披露
  • C72:信息披露
  • C73:信息披露
  • C74:信息披露
  • C75:信息披露
  • C76:信息披露
  • C77:信息披露
  • C78:信息披露
  • C79:信息披露
  • C80:信息披露
  • C81:信息披露
  • C82:信息披露
  • C83:信息披露
  • C84:信息披露
  • C85:信息披露
  • C86:信息披露
  • C87:信息披露
  • C88:信息披露
  • C89:信息披露
  • C90:信息披露
  • C91:信息披露
  • C92:信息披露
  • C93:信息披露
  • C94:信息披露
  • C95:信息披露
  • C96:信息披露
  • C97:信息披露
  • C98:信息披露
  • C99:信息披露
  • C100:信息披露
  • C101:信息披露
  • C102:信息披露
  • C103:信息披露
  • C104:信息披露
  • C105:信息披露
  • C106:信息披露
  • C107:信息披露
  • C108:信息披露
  • C109:信息披露
  • C110:信息披露
  • C111:信息披露
  • C112:信息披露
  • C113:信息披露
  • C114:信息披露
  • C115:信息披露
  • C116:信息披露
  •  
      2008 年 8 月 29 日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A4版:观点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4版:观点评论
    前台“新冷战” 后台能源博弈
    如何不让美国的麻烦成为我们的麻烦
    房价万万降不得的地产商逻辑
    平准基金既不能救股市也不能救经济
    耶鲁学者献计“万亿退税方案”
    长期投资之经是怎样被念歪的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如何不让美国的麻烦成为我们的麻烦
    2008年08月29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陆前进
      陆前进
      上证观察家

      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潮流任何力量也阻挡不了,现在最急切的现实问题就是,怎样防范“美国经济打喷嚏”的不利影响,把它控制在最小程度,尽可能减少经济波动。为了尽早发现问题,尽早采取措施,只有通过建立科学的预警指标体系,建立风险预警和防范机制,正确评估国家经济风险和经济走势,提高投资策略的可预见性。

      全球经济出现了不小的麻烦,它的发源地是美国。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变得更加紧密,一国经济形势的变化会通过贸易渠道、投资渠道和金融市场等渠道影响其他国家经济,这是一国经济变动的溢出效应,但是这种溢出效应存在不对称性。一些国家的经济变动和宏观经济政策对其他国家经济影响甚大;另一些国家经济的变动对其他国家经济的影响甚小,如美国的次贷危机对其他国家乃至世界经济的影响都比较大,因为美国经济风险向世界其他国家扩散强度较大。目前欧元区、日本和英国等经济体都面临滞涨的风险,此乃“美国经济打喷嚏,世界经济会感冒”的现象。

      美国金融市场比较发达,流动性和规模都居世界之首,美国经济出现问题往往会导致全球经济增长变缓。美国经济风险传播渠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通过贸易渠道的传导。美国是消费大国,美国的个人消费开支约占GDP的三分之二,对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高。一旦美国经济出现问题,美国的消费开支势必会迅速下降,美国的进口也会相应下降,其他国家的出口就会减少,必然会影响对美国出口较大国家的经济增长。

      其次是通过投资渠道的影响。美国既是资本输出的大国,也是资本吸收的大国。一旦经济陷入困境,美国国内金融机构和企业就会面临流动性短缺问题,他们会减少或撤回对海外的投资,东道国的经济必然会受到影响。同时美国的经济规模较大,金融市场比较发达,很多国家在美国的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规模都较大,必然会给这些投资国带来巨大的投资损失。

      第三是利率渠道。由于美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占据重要位置,美国货币政策的取向决定了其他国家货币政策的走势。美国利率下调,全球流动性过剩加剧,全球通货膨胀便呈上升趋势,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其他国家会上调利率,经济可能面临紧缩。目前利率政策在全球宏观经济失衡的调节中存在不对称性,美国利率政策有更多的自主性,制约着其他国家的货币政策实施,其他国家的利率政策受美国利率政策的影响,处于被动的地位。

      第四是汇率渠道。一旦美国经济面临问题,美国会采取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美元就会贬值,而美元贬值,以美元计价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将上涨,企业的原材料价格和生产成本将上升,企业生存会面临更多的困境;同时由于美元贬值,这些国家货币对美元就会升值,其出口也会减少,经济水平可能会下降。

      第五是市场预期渠道。美国经济问题必然会影响到投资者对经济前景的市场预期,会更多地影响与美国经济密切联系的国家和地区,他们会更加担忧本国经济是否会出现类似美国经济的问题。一旦投资者预期经济可能会恶化,就会减少投资和消费,金融资产的价格下跌,会加剧金融市场的动荡,经济增长也会下滑。

      美国作为全世界最重要的经济体,和其他国家经济变动存在一定的时滞,欧元区、日本和英国经济的周期变动是滞后于美国的,通常滞后期为一年左右。美国发生次贷危机,这些国家的经济先后出现了疲软,这主要是由于这些国家的金融机构面临次贷危机的直接经济损失,同时美国经济疲软,内需下降,以及这些国家货币又对美元升值,必然会影响到这些国家的出口。另外,这些国家利率上调,企业的融资成本上升,企业的利润空间受到挤压,生产水平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现在最急切的现实问题就是,怎样防范“美国经济打喷嚏”的不利影响,怎样把这种不利影响控制在最小程度,怎样尽可能减少经济的波动。

      笔者认为,我们可以采取的对策有:

      提升本国经济实力,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提升本国经济实力,增强自身的免疫力,经济增长更多地依赖国内需求,将有助于防范不利冲击。如果主要依赖于外需,则本国经济的增长将更多地受其他国家经济和汇率波动等因素的影响。

      加强国际经济的协调。为了保持世界经济稳定健康的运行,需要加强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和利率政策协调将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率,促进全球经济增长。如美国利率政策在全球货币政策中占据主导地位,美国利率政策的制定不仅应该考虑自身经济的改善,也要考虑对全球其他国家的影响,要加强和其他经济体国家的利率政策的协调,尤其应该包括一些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同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应该在国际经济协调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投资多元化。国家之间的投资也应该像股票投资一样,不要把鸡蛋押在同一个篮子里,不能把投资过度集中在某一国家,应该分散投资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金融市场上。一旦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变化,应及时调整投资策略和投资组合。

      加强对本国经济的宏观调控。宏观经济调控是保持一国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手段,应该充分发挥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汇率政策的调节作用,进行政策手段的科学搭配,减少外国经济对本国经济的不利冲击,促进本国经济平稳健康地运行。

      建立风险预警和防范机制。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是时代的潮流,是任何力量也阻挡不了的,我们不可能完全隔绝外部经济的冲击,只能通过建立科学的预警指标体系,建立风险预警和防范机制,正确评估国家经济风险和经济走势,提高投资策略的可预见性,以便尽早发现问题,尽早采取措施。

      (作者系复旦大学国际金融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