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秋9月对于亚洲不可不说是艺术大展的一次空前聚会,中国的上海、北京、广州、台北及新加坡、韩国和日本,无论是从商业性出发的艺术博览会还是立足于学术的艺术双年展都将于下周陆续上演。在中国区,率先出场的除了“艺术北京2008艺术博览会”之外,就是9月6日开幕的第三届广州三年展。展览以跨越艺术界、学术界的“与后殖民说再见”为主题,由广东美术馆主办,香港艺术发展局协办,广东美术馆、广东美术馆时代分馆作为主展场,将展出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78位艺术家的最新作品。从此次三年展的筹备来看,无论是其学术、规模还是宣传推广上都有着明显的突破。
广州香港紧密合作
作为主办方的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璜生告诉记者,他们已经做好充分准备迎接这一天的到来。他指出,这次是6场三年展、双年展同时进行和联动,是亚洲有史以来最为盛大并集中的艺术盛会。作为这场亚洲盛会中的其中一场,他们始终坚持自己的学术品格。他告诉记者,“与后殖民主义说再见”一直是国际、国内学者积极参与和讨论的学术话题,引起了学术界和艺术界的广泛关注,并受到多方合作与联动效应。
王璜生介绍,首先是广州与香港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尤其是协办方香港文化发展局不仅在资金上给予了很大的投入,同时在带动两地文化艺术交流和互动上的帮助也是很大的。在三年展举办期间,香港特区政府、学术界、艺术界以及收藏界都将纷纷组团前来参观并参与论坛交流,同时广州三年展学术团队也将走入香港和广州各大高校进行学术演讲和交流。提到教育活动,香港“太古汇”也参与其中,合作进行调查问卷、学术教育讲座等项目。另外,在资金方面给予第三届广州三年展支持的合作者很多:如广州的时代地产,由他们投资建造,荷兰建筑大师雷姆·库哈斯设计的杰作——时代美术馆就将是此届广州三年展在广州地区的唯一分展场。而且本届三年展的记者招待会和第一场开幕式都将放在时代美术馆进行。于9月13日抵达广州的美国大都会博物馆(MOMA)的馆长和副馆长一行就将直接从白云机场奔赴时代美术馆。国内外众多的收藏家们也都采取同样的进粤路线。其他还有投资举办此次广州三年展第7次流动论坛的德国歌德学院(中国);9月10日作为三年展影像作品分展的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以及食品、艺术品的制作等赞助商等。此外,艺术家背后也都有强大的机构在资助,尤其是中国艺术家特别突出,相反国外艺术家却鲜少有如此强大的资助来源。不过,王璜生提到,今年受到基金会的赞助要比往年少,一方面是展览的确很多,另一方面也是受国际经济波动所制。
广州、上海、台北三馆联动
此外,本届广州三年展还将采取“三馆联动”的互动方式进一步扩大并加深展会效应。所谓“三馆联动”其实就是指广东美术馆的第三届广州三年展、台北市立美术馆的第六届台北国际双年展(9月11日—明年1月4日)以及上海美术馆的上海双年展(9月9日-12月8日)之间的互相组团参观和交流。这里的联动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文化宣传上的联动以及网上的链接;第二,是政府、文化机构上的交流,开幕后,台北艺术家以及文化机构的人会组团到广东美术馆来参观并进行学术交流;而广东这边也会前往台北和上海参观。在广东三年展举办期间,处于珠江三角洲地区,濒临香港的深圳也是展览活动众多,如9月1日至10月15日在深圳何香凝美术馆OCT当代艺术中心举办的王广义装置作品展和“静音:张培力个展”,届时广州三年展成员以及其他业界人士都会前往参加开幕。
宣传力度为历届最大
刚刚最新消息传来,本届广州三年展上将会实施最大广告牌(高6米x长36米)的制作方案,这面打着“与广州三年展说‘HELLO’”的响亮口号的广告牌将会被矗立在广州市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东风路上。对此,王璜生毫不否认,本届广州三年展的宣传力度的确很大:从海外新闻推介会到广告以及网站、杂志、报纸等各类媒体报道;同时广州本地宣传也是历届最大,从机场、的士、公交、地铁、马路无处不在,仅广州地铁就有100多个广告牌。不过,王璜生在这里重点指出,艺术展尤其是立足学术的双年展其核心就是文化质量,不是简单的为了场面上的轰轰烈烈而去做轰轰烈烈的事情,关键是展览提出的是什么问题,这些问题是否能深入到人心去广泛推广。
这是需要阅读的三年展
正如策展人高士明所说:“这是一场需要阅读的展览。”因此,伴随本届三年展将出版3版非常重要的读本,目前这些读本已进入全面收尾工作。读本I共收录了国内外学者最前沿的学术研究文论7篇以及2个系列论坛实录,分多元文化主义的限度和后殖民主义的中国语境两大板块,是三年展第一阶段的理论总结;读本II则围绕2008年4月至7月的“三年展流动论坛”展开,收录了各场论坛所讨论的相关议题。读本III则预计在2009年2月底出版,是对本届三年展的学术总结。
2008年11月,值展览闭幕之际,三年展将与歌德学院共同举办题为“与后殖民说再见VS后西方社会”的国际论坛,届时,海内外学者与艺术家将对广州三年展以及同期在亚洲发生的多项国际大展进行深入、坦诚的批评与反思。读本III就将汇集这些国内外艺术界、学术界对于本届三年展的种种评论,总结三年展在策划与展览构造中的经验与得失。同时,读本III还将着重呈现艺术家对展览与艺术体制的质疑和提问,使本届三年展的议题得以延伸和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