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邱家和
最近,有关“快城快客”——第七届上海双年展的报道纷纷见诸报端,诸如“蚂蚁上墙、恐龙登堂、火车进大院”等等,离9月8日的开幕日还有十来天,上海双年展在众多媒体的报道中已经提前撩开了神秘的面纱。种种迹象表明,上海双年展的传播策略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而其背后,则是当代艺术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日益凸显的“软实力”。
双年展变身为公共艺术活动
记者注意到,今年上海双年展在开幕前的造势策略与往年有明显不同——往年的造势活动往往围绕着开幕这一天来营造双年展的神秘感,吸引媒体和社会公众的关注;而这一届双年展,则在布展阶段就采取了与各种媒体互动的方式,如火车头的吊装事先通知媒体记者现场采访,展厅的布展更有电视台艺术人文频道的“直播”。让双年展提前进入媒体与公众的视野,开幕式倒成了一个纯粹的程序和仪式。
其实,对于双年展社会各界往往有不同的解读。回顾上海双年展刚刚诞生的上世纪90年代,艺术圈内往往强调双年展的学术标杆的作用,把双年展当作艺术精英的派对;而大多数市民与大众媒体,还是抱着隔膜的态度看待双年展。然而,时隔十几年,上海双年展才办到第七届,双年展和媒体、社会公众的关系已经变了,双方有了密切的互动,可以说,上海双年展已经变身为最大的公共艺术活动。
始终紧扣“上海”做品牌
短短十几年的这种变化,一方面得益于中国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迅速进步,得益于中国艺术市场的兴起和繁荣,使人们的观念变得更开放、社会变得更包容,艺术开始融入城市、融入生活;另一方面也与上海双年展自身在发展过程中始终紧扣城市发展的脉搏有关。上海从开埠以来150年的沧桑剧变,尤其是近30年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全球的目光,而紧紧扣住上海这个母体,就是上海双年展的品牌策略的奥秘。
就像报纸做标题、杂志做封面一样,上海双年展也很会经营展览主题。虽然前几届的主题都与艺术样式有关,但各届双年展的策展却始终紧扣上海城市发展的母题,使上海双年展始终吸引了媒体与社会公众关注的目光。而这一届上海双年展的主题,更是获得了飞跃性的提升:“快城快客”形象地概括了上海的快速发展,直接针对了城市生活的主人。今年广东三年展的主题是“与后殖民说再见”,其实,在“快城快客”的主题下无疑也有与之相关的内容,但就双年展主题的内涵与艺术概括力而言,两者显然是无法比拟的,因此,传播效应必然会大相径庭。
双年展与明星效应
从上海双年展开展之前的造势活动中,还可以看到双年展的大众媒体策略,那就是善用明星效应。在今年双年展的策划中,就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安排——在上海美术馆二楼安排3个艺术家的个展,其中,就有近年来红透拍卖场的明星岳敏君。此番岳敏君拿出的是一群体形硕大的恐龙,只是还带着他那个招牌式的傻笑,引得电视台在布展现场连夜直播,也成为各家报纸的新闻。
双年展作为有学术标杆作用的大型公共艺术活动,本身就是制造明星的机器,但另一方面,双年展的口口传播也需要明星效应。其实,尹秀珍的“飞机”、井士剑的“火车”以及陈志光的“蚂蚁”,都是双年展善用明星效应的实例。而这个背后,恰恰是因为当代艺术与上海的城市发展形成了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使上述的传播效应不断强化。而这种互动关系的框架的确定及其适时的调整,上海双年展组委会可谓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