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的上涨来自于经济景气下的资金推动,股市的稳定则来自于主流机构的坚守,显然,指数的大跌是机构防线失守造成的,9月开局市场调整,机构最后防线——银行股成为下跌主导。伴随着机构最后防线的失守,市场上几乎没有安全的品种,机构重仓股大面积下跌标志着所有个股进入自发调整期,即便是精选个股的思路也难有多少胜算。笔者认为,虽然目前指数阴阳相间,成交量萎缩,但探底之路依然漫长。
利差减小、盈利下降,这就是银行股面临的现状,2008年半年报显示,14家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比率为1.77%,谁也不清楚未来房屋信贷坏账会增加多少。在这样的预期下,机构最后的防线终于崩溃,这对市场的杀伤力是巨大的。
银行股原本被称为市场最可靠的投资群体,在上述风险面前,其与制造业、采掘业的股票一样脆弱。在金融市场上,银行与房地产永远是一条绳上的蚂蚱,这两个群体在A股市场所占的权重超过30%,银行股也是机构持股最密集的群体,所以,这个群体的波动直接影响到指数的涨跌方向。现在看来,它们对市场的负面影响更加明显,银行股跌则指数跌,银行股涨未必能拉动大盘上涨。由此看来,要修补银行股的防线,只有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期待继续放松对中小企业信贷这样的预期才能起作用。
本次行情大调整,刚开始是普跌,基金重仓股收缩。但进入8月份后,基金重仓股开始裂变,从制造业到采掘业以及最近的金融、保险等服务业、食品饮料和商业零售领域等等,几乎所有板块所有领域的个股集体下跌。从市场行为看,刚开始是散户杀跌套牢了机构,后来机构内讧,争相出货,最终凡是基金等机构重仓的股票都在风雨中飘摇。
有人把基金重仓股连续下跌后走缓比喻为“弹坑”,笔者则认为这样的调整犹如地震后的废墟,你还没有爬出来的时候,余震发生了,陷得更深了。人性有贪婪的一面,更有恐惧的一面,羊群效应正在显现,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基金重仓股调整正酣,当前已经成为市场风险最大的群体。对于很多个股来说,或许没有最低,只有更低。看看从300元调整到50多元的中国船舶,看看从近100元调整到近10元的云南铜业,还有什么不可能发生呢?
5月份以来市场持续低迷调整,几乎没有喘息的机会,虽然各方认为大涨大跌不符合维稳的基调,但是到目前为止,即便是持续小涨的行情我们也没看到过。
在投资层面,即便是精选的个股也难有好的作为,所以笔者一直坚持防守策略,这个观点依然没有改变。对于投资者来说,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唯一能做的就是保全自己的资金,特别是现金资产不要再有损失。当然,随着很多好股票的陨落,对于一些预期明确的品种需要高度关注,投资者不妨在谨慎中保留一些希望,可关注部分公司的机会:一是有高管增持和大股东增持、增持动机为看好公司长期价值的公司;二是有明确资产注入且已经得到相关审批、行业独特、未来业绩会高增长的公司;三是行业景气度出现拐点、企业受益于政策扶持、业绩逐渐转好、并购价值突出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