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撰稿 刁炎楷
近期大豆市场多空双方对后市走势的分歧再度趋烈,行情反弹将终结还是重演今年三月豆市调整后的牛市行情?笔者认为,目前影响大豆上涨的因素,与当时的原因并不相同。中级调整尚未结束,后市的反弹空间将逐步减小,而价格上扬的风险已逐渐放大。
首先,本年度大豆产量较去年大幅提高,近期中美主产区大豆长势良好,天气炒作因素逐步减退。产量预期方面,国家粮油信息中心8月数据显示,本月预测今年中国大豆产量较上月预测值增100万吨达到1750万吨,增幅6.06%,预计较去年同期1430万吨产量(注,美国农业部数据)增长22.38%;而美国农业部连续三个月的预测数据,对中国产量预估值较为保守,预测值仍为1600万吨不变。
大豆长势方面,来自大连商品交易所8月东北大豆产区调研报告显示,目前我国东北产区的大豆长势好于去年;特别是近期的降雨促进了大豆结荚期增产,局部地区出现的虫害亦在控制之中。浙江中大分析师表示目前美国大豆主产区近日有明显的降雨过程,对大豆结荚期提高产量较为有利。本周市场仍然会对天气因素进行炒作,但随着美豆结荚期大豆单产的逐步确定,后期市场借天气因素炒作产量的交易行为将趋于淡化。
另外,相关数据证实美豆的生长状况好于往年。根据美国农业部每周生长报告显示,截至8月24日,美豆主产区大豆生长状况良好率达到62%以上,较去年同期提高8%。但大豆结荚率为88%,较去年同期低7%。造成大豆结荚率低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今年美豆播种进度较去年同期落后12天,而非自然灾害因素,预计9月初美豆主产区的大豆结荚期基本结束。根据目前美主产区天气形势分析,较利于美豆增产,随后新豆上市步伐的临近,现货供应压力将逐步转为现实。
其次,近一阶段大豆消费形势不容乐观,美豆出口销售数据疲弱,仍未摆脱低迷。截至8月21日美豆每周销售报告显示:由于取消订货,美豆2007/2008年度出口净销售量连续三月为负值。其中最近四周出口销售量24.36万吨,较上月减少58.32%,较去年同期减少38.35%。从历年数据来看,每年8至11月是南美主要出口国巴西与阿根廷的大豆出口高峰期,两国出口进度将加快,市场对逐步增加的现货供应量消化压力增大。
全球需求方面,2008/2009年度全球消费增长缓慢。根据美国农业部8月报告显示,预计2008/2009年度全球消费量23788万吨,较2007/2008年度仅增长425万吨,同比增长1.82%。但增速较去年降低2.02%。
大商所组织的6月河北、山东企业调研信息显示,该地区中小型饲料企业对于高于4500元/吨的豆粕价格较难承受,部分饲料企业出现亏损;同时山东部分地区的鸭苗出售价格下滑幅度超过50%。豆粕价格的走高抑制了下游养殖业对于豆粕消费的需求,同时由于国内豆油价格始终维持内外倒挂,沿海油厂库存持续偏大。以上两个因素需求弹性的变化,逐步传导引起上游大豆消耗量的减少。
2008/2009年度供应过剩或成现实。美国农业部8月报告显示,全球供应23736万吨,全球需求23788万吨,年度供应过剩仅52万吨。而美国农业部对中国产量的预测过于保守,最近三月始终维持1600万吨不变。如考虑到中国7月增产100万吨的因素,实际上本年度预计大豆供需将由供应不足转为供应略过剩48万吨。因此,2008/2009年度全球供应大幅增加,而需求增长乏力已成为遏制近期豆价上涨的主要影响因素。
另外,美基金交易谨慎,大幅减仓离场观望。CFTC基金持仓数据显示,基金净多单从6月24日12.44万手减至8月19日的7.39万手,减幅为40.59%。其间,美豆价格跌幅为21.38%。而美豆自4月初的上涨至6月中旬的高点,其间美豆价格上涨了34.02%,基金净多单仅增长15.81%,增幅远小于去年8月美豆上涨行情启动后50%的增仓幅度。数据显示美基金在价格上扬过程中小幅增仓,而在下跌过程中大幅减仓,目前净多单已经降至15个月来的最低值,这也显示出美基金对大豆市场后市上涨并不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