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海外
  • 8:圆桌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策略·数据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公司调查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专栏
  • B7:中国融资
  • B8:人物
  • C1:披 露
  • C2:产权信息
  • C3:数据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2008 年 9 月 9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8版:理财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8版:理财
    极端低点或已产生 A股有望否极泰来
    纪录是用来被打破的
    “黑色星期一”难掩短线反弹产生
    利好挡不住强大下跌惯性
    今日视频·在线
    短线有技术性修正需求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纪录是用来被打破的
    2008年09月09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倍新咨询
      ⊙倍新咨询

      

      不少人在预测底部的时候喜欢用类比,横向看全球股市的市盈率水平、纵向比A股历史上最低市盈率。横向比较毫无意义,因为不仅是中国人忧心忡忡,地球村的居民无一例外饱受经济衰退的煎熬,他们的市场继续下跌的可能很大,无法给我们形成安全边际;纵向比在今时今日也行不通,有人形容中国股市正面临18年来最严峻的形势,除了预期下降的经济,大小非增量和存量的集中扩容也使得原来的估值水平不可借鉴。美国政府接管“两房”被普遍视为特大利好,除A股外全球大涨。从去年笔者就坚持认为,我们碰到的问题绝不仅仅是经济,更不仅仅在外围影响,今天,事实再次说话了。奥运会成为人类挑战自身极限的尝试,本届奥运会更是令人兴奋地频破纪录,现在股市也在验证着这句至理名言:纪录是用来被打破的。

      易经有三易:不易、变易、恒易。世间万物总是在变化,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变化又有其规律,但是在不同的背景下规律也不尽相同。熊市中的安全是相对的,所以存在强势股补跌;各种力量的此消彼长颇有些莫测,可力量本身也不会莫名消涨,至少事后总有迹可循。信息爆炸的结果有时不如信息单一,大多数人都会迷失其中,只有抓住症结者,才有资格开方祛病。目前来看,病因不止一宗,治疗时不可偏废。因此,笔者固执地认为,政策转变和经济向好缺一不可。到5月之后,救市之争早已烟消云散,老调重唱并非不识时务,这市场的病不是从来就有的,甚至不是人吃五谷杂粮必然患的“自然病”,而是被抢劫暴打之后的重伤,如果说抢劫者无法定罪,至少该有人承担医治的人道。

      市场本身能做些什么呢?1、技术派人士认为:昨日继续地量成交,连续两周以来上海单边周成交额低于2000亿元,不足峰值周成交量12000亿元的1/6。统计历史上见底之前的成交状况,周成交地量是共性,地量的统计标准分布在周成交量峰值的1/4—1/9,当前成交量水准已属于地量,距离转机不远了;2、上证周K线图上,周KDJ指标的K值可以作为衡量超卖状态的参考,从统计数据看,K值在20以下运行的时间愈长,未来行情愈大,一般在7周以上就有明显超跌反弹,从8月开始下跌K值跌破20以来时间已持续6周;3、从6124点算起,每隔47—51天必出现一次反弹,也符合江恩理论的周期,现在是本论的第47天,怎么都可以博得过;4、笔者一直看的2000-2100点区间近在咫尺,市场心理会有微妙的变化,从而引发反弹……好了,即便出现技术反弹,以往每次的力度如何?没有实质性的东西,市场怎见真正底部?

      易的一种形式是轮回。如果说股市本身就与非理性相伴相生,如果说趋势性市场我们尚可接受,但无论如何这种回归1992—1994年的单边大涨大跌就是彻头彻尾的大倒退。如果说上海本地股为代表的题材股炒作可以理解为活跃市场气氛,那毫无题材可言的小盘股疯狂、杭萧钢构有恃无恐的再次表演又如何解释?它们给市场带来的真的是局部机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