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焦点
  • 4:财经要闻
  • 5:金融·证券
  • 6:金融·证券
  • 7:观点评论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策略·数据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公司调查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信息披露
  • B8:人物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2008 年 9 月 11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7版:热点·博客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7版:热点·博客
    机构论市
    在港上市亦非并购灵丹
    通胀压力缓解难成反弹契机
    港股长线仍可看好
    大盘继续反弹不是奢望
    冲高回落 破位下跌不可避免
    多空对决
    仍将延续震荡格局
    底部信号频现 空方已成强弩之末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在港上市亦非并购灵丹
    2008年09月1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香港传媒人 罗绮萍
      ⊙香港传媒人 罗绮萍

      

      上市公司在有关并购的公告中通常会有一句话:“有关交易需经监管部门批准”,投资者会以为这是例行公事,但从近期几宗个案看,“监管部门批准”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的交易,笔者估计很难得到商务部的批准,虽然从市场角度看,这是正常的交易,但汇源被视为“民族品牌”,不应被跨国企业吞并。

      汇源其实算不上“民族品牌”,有100多年历史的青岛啤酒才有资格代表中国名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青岛啤酒当初采用德国和日本的机器及技术,才能将这种发源自外国的饮料在中国发扬光大。在市场全球化的今天,“民族品牌”的概念理应逐步淡化。

      在港上市的民营企业近年来成为跨国企业并购的热门对象,吸引点主要是公司治理水平较高、账目较清楚以及并购需获得审批的门槛较低。如果从资金来源定性,汇源早已是“外资”,可口可乐的收购只是“外资并购外资”,如果这宗个案不获批准,在中国进行并购将会更为困难。

      可口可乐能否饮尽汇源果汁仍是未知数,近期两宗类似案例更值得参考,一是全球钢铁大王米塔尔增持中国东方股权至73%不获商务部批准;二是上海实业放弃旗下上实健康认购上实医药的4677万股,以及向上实医药转让若干医药企业权益。

      米塔尔去年12月宣布向中国东方主席韩东方及管理层收购其持有的45%股权,令米塔尔持股增至73%,目标是控制中国东方在河北的津西钢铁,商务部与工商总局将在6个月内对此进行批复。但6个月之后,商务部与工商总局未批准此项交易。米塔尔本来以为中国东方是香港上市公司,有关审批过程较容易通过,才以溢价收购中国东方的股权,想不到最终仍是无功而返。

      上实的案例更令投资者不解,即便是“自家人”,也会因为反垄断及反同业竞争的法规令收购触礁。上实宣布未能于9月6日前获得若干审批部门的批准,有关交易告吹。上实医药计划向包括上实健康在内的机构投资者非公开发行不超过1.72亿股,集资15.15亿元,主要用于收购上实健康所持有的医药资产,由于上海市国资委已将上海华谊及上海工业投资合计持有的上海医药六成股权转让予上实,上实成为上海医药控股股东,上实医药与上海医药可能存在潜在的同业竞争。

      证券市场投资者容易受到并购消息的影响,被并购对象的股价固然狂升,类似公司的股价也会受惠。上述三宗个案告诉我们,双方谈拢后,仍要面对政府部门的审批,跟风追入并购概念股者必须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