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上市公司
  • 6:产业·公司
  • 7:特别报道
  • 8:书评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2:信息大全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T1:艺术财经
  • T2:艺术财经·市场
  • T3:艺术财经·焦点
  • T5:艺术财经·专题
  • T6:艺术财经·收藏
  • T7:艺术财经·资讯
  • T8:艺术财经·人物
  •  
      2008 年 9 月 20 日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T8版:艺术财经·人物
    上一版  
    pdf
     
     
      | T8版:艺术财经·人物
    林明弘:
    艺术是在与环境对话
    钟飙:我的作品指向终极思考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钟飙:我的作品指向终极思考
    2008年09月20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邱家和
      钟飚(左二)在展览现场
      杨琳 摄
      “随波逐流”在中文中常常是贬义词,其实这是很高的境界。“随波”是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属于消极;“逐流”则是主动的,是对历史发展的走向、流变有追求。孙中山在中华民族危亡的时刻大声疾呼“历史潮流浩浩荡荡,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就是要我们随波逐流。——钟飙

      ⊙本报记者 邱家和

      

      9月初,上海升艺术空间举办钟飙个展,本报记者借此机会与艺术家作了一番深谈。钟飙以一位得道者的口吻侃侃而谈,可谓口吐莲花、妙语如珠。因此,本文虽然对原话作了裁剪,却采用第一人称对艺术家进行了描述,尽可能保留艺术家原话的风采。

      以《显形》为个展命名

      ——“过去、现在、未来,一切早已存在,只有经过时才会显形。

      这是我在冥冥之中发现的,当代艺术的发展就是如此。当年门可罗雀,如今却人潮汹涌,这是历史的必然。历史有自己的历程和节奏。当代艺术的发展历史像个漩涡,把各种相关与无关的人都卷进来。历史是个整体,我们经过的只是其中很小、很偶然的部分。更有意思的是,人们越来越看重对未来的预测,这恰好说明未来就在那里,只是我们还没有走到那里。

      我希望“显形”能引发人们思考整体的概念。好比“道”和“术”:以术求道,显形的是术,背后的动力、发展的轨迹则是道。道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能由人用自己的感觉、经验与表达去摸索、去接近。

      我的尝试从去年在北京程盺东艺术空间举办个展《出神入画》时就开始了。也是用镜子,把整个展览当作一个整体。那好比勘探油田,对我的创作资源作了深入的挖掘,探明了其中蕴含的可能性。“显形”在“出神入画”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我的作品以图像为素材,在图像的表象下包裹着叙事的逻辑,很复杂,难以清晰地剥离出来。而《显形》较之《出神入画》,又剥离了一层表象,更深入地进入了真相的内核。

      以图像为创作的元素

      ——“‘图像’,就是生活的‘相’,我在‘相’中寻找它们之间的因缘际会。”

      这就是我的方法——观念形成的同时,就是方法形成的时候。如我在《显形》中用一个影像装置在地上投影,这个将近9分钟的影像作品是用我绘画作品的素材92幅图像制作的。这些图像逐渐浮现、浮动漂移、相互覆盖、交融凝聚。仔细看它们的游动,和生活中的表象一样,很难看出其中的逻辑。我在画册的“象”部分有这样一段题辞:每一个瞬间都是表象,真相在变化的动力和轨迹之中。

      因此,拍照也是我工作的一部分。除了采用照片记录的图像之外,纸上印刷的、电视与网上传播的图像我都用。尤其是数码设备出现后,图像更是无处不在、无孔不入。我们处在图像时代,所有的成果都可以使用。

      时间长了,我对图像的感觉越来越敏锐,发现图像都有“质感”,会让你对图像所反映的对象产生联想,感觉到其中丰富的信息。把这些不同质感的图像放在一起,它们彼此就有了缘分。我也从概念的思考变成了形象的直觉。

      在我的图像世界里,都市是立足点。皮力说我的“出神入画”是“时间包裹着空间”,其实这就是都市化进程的写照。这是可以延伸的内容:今天包括了昨天,是昨天的结果,因此我们不仅仅生活在今天,既可以活在更久远的过去,也可以活在遥远的未来。

      走向是关注的焦点

      ——“保持方向感更重要,这个方向指向的越远,创造力就越旺盛。

      这就是我目前最关注的——不断校正自己的终极方向。在我的画面里,可以看到许多流行的符号,因此有许多人给我贴上波普艺术、消费主义之类的种种标签。但我的创作现在更多的是指向终极的思考。只是这种终极的思考是诞生于我所处的时代,有着鲜明的时代烙印。

      艺术是一个周而复始的生态链:先锋艺术处在探索的前沿;经过大众文化普及后,就成了时尚;再经过时间过滤后,就成了经典。随着中国艺术市场的逐渐成形,现在这个生态链逐渐浮现。生态链完善以后,这个周期就会缩短。

      在历史潮流面前,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你做不做,做得对不对,历史都会走到这个方向。方向对但走得太远了,就是“先驱”;如果快一步,那就是“先锋”,不仅方向正确,而且行之有效。我的作品在揭示我所认识的历史真相,在融入多元文化中,会有自己的作用。我坚持让作品说话。

      ■人物简介

      钟飙:

      1968年生于中国重庆,1991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曾任教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现长住北京。

      ■艺术家的创作历程

      钟飙自认从1994年起形成个人的风格,其后创作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叫“异样的瞬间”,用写实图像的方式把不同时空、不同文化气质、不同形态的东西放在一起,产生异样的遭遇;第二个阶段是“回到草图”,追求众多的可能性,每张画开始时都不知道结果,随缘而居;第三个阶段是“不断变化的视觉现实”,生活与艺术合而为一,无所不画;第四个阶段就是“出神入画”,开始重新思考架上绘画和绘画之外的关系,出现了“画中画“。